一統天下笑紅顏 作品

第5章 登基大典

  當李憐雲走到寶鼎之前時,樂聲也戛然而止,一百名舞姬亦按照禮制退到了祭壇之下。此刻,在壇頂之上只有李憐雲與一名手持禱天文書的奉常。

  李憐雲先是神情肅穆地整理了一下儀表,接著便面朝寶鼎行三跪九叩之禮,以示對天地的敬畏。

  禮成之後,站在寶鼎一旁的奉常便打開了禱天文書開始大聲宣讀了起來——“自燕運既終,天地昏暗,大地無主,四方疆土,豪傑紛爭,民不聊生,幸得天命之人,征討四極,東抵虞淵,西諭祁連······”

  整整數千字的文書,奉常宣讀了大約一個時辰才宣讀完畢,其大意便是昭示李憐雲得位之正統。

  緊接著,壇下的眾人再次朝北行三跪九叩大禮,並齊聲高呼道:“主公上承天意!下順民心!實乃天選之子!萬民之主!”

  待群臣禮畢,李憐雲便站起身來,走向了寶鼎前的一張長几。長几上從左至右擺放著五個陶罐,陶罐中各盛著黃、青、紅、白、黑的五色土壤。黃土象徵中央黃帝,青土象徵東方太昊,紅土象徵南方炎帝,白土象徵西方少昊,而黑土則象徵北方顓頊。此五色土寓意著五行有序的華夏大地。

  李憐雲神情肅穆地站在長几之前,並分別從五個陶罐中各取了一把土壤融於掌心。緊接著他就雙手合十,不斷搓揉著五色土,待五色土完全融為一體,他又將其緊握於拳中,並振臂高呼道:“吾本右北平庶民,得蒙上天眷顧,祖宗之靈,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賢於左右。今承大統,集五方之土豐祭於寶鼎,望天地庇佑,社稷永存,萬民世安······”

  唸完一番事先背好的禱詞之後,李憐雲便大手一揮,將五色土撒入了寶鼎熊熊燃燒的烈火之中。此舉便是為了表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伴隨著五色土豐鼎,整個問鼎儀式也宣告完畢。之後,便是奉常住持的祭拜大典。李憐雲與一眾文武百官都要參與其中。整個過程莊嚴且繁瑣,一直持續到了巳時才將將結束。然而,這才只是登基大典的第一個環節。

  接來下,便是登基大典的第二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百官朝拜。在這個環節中,李憐雲要前往柳城官邸大殿,接受百官的朝拜。

  不過,這個環節並不輕鬆,甚至比第一個環節更加繁瑣勞累。因為按照禮制,從“山川壇”前往柳城官邸大殿這一路,李憐雲與百官都不得騎馬,也不得乘坐馬車,只能步行。

  其實這一路對於李憐雲和幾個小姑娘來說,並不算什麼,畢竟,以他們過人的身體素質,輕鬆走完這五里路根本不在話下。但是對於一眾文官來說可就難了,若只是走回柳城倒也沒什麼,關鍵是這回城之路與往常大不相同,因為李憐雲每走九百九十九步,他們就得行一次三跪九叩大禮。這對身體素質偏差的文官無疑是一種考驗。

  待李憐雲走下祭壇之後,朝拜大典也正式開始。眾人就這麼又走又拜,行動相當緩慢,短短五里路竟走了一個時辰。

  等眾人抵達柳城官邸時,很多體弱的文官已經汗流浹背,氣喘吁吁,盡顯疲態,更有甚者,已經雙腿打顫,站不穩身子。

  李憐雲見狀,有些於心不忍,但是礙於禮制,他也不好張口慰問。而這些文官也深知登基大典的禮制,雖是疲憊不堪,但他們也只得咬牙堅持,不敢擅自告退。

  參加朝拜禮的除了百官之外,還有神武軍與蒼狼軍的萬餘大小將官,由於人數眾多,所以朝拜禮並未在大殿中進行,而是選在了大殿之外的廣場上。

  此刻,李憐雲朝南端坐於大殿門口的王位之上,而上萬文武則持笏站立於廣場之上。放眼望去,萬人的隊列井然有序,聲勢浩大,彰顯著大國朝堂的氣派。

  正午一到,樂師便準時奏響了朝拜之樂,而上萬文武也開始面向李憐雲行朝拜之禮。在激昂的樂聲與莊嚴的朝拜賀聲之中,李憐雲接過了奉常恭敬呈上的玉璽。至此,李憐雲正式登上王位,成為北燕開國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