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明 作品

第9章、掙扎的太監


                 看到朱厚熜驚喜的樣子,周詔卻立刻開口勸告:“殿下之聰穎、勤勉,天下少見。自前歲以來,更是日益持重,籌算周全。殿下精研本朝典制數月,似是早有所料,臣歎服。如今臣雖言需爭,殿下也不可操之過急。”

  朱厚熜笑道:“我不急。”

  已經有攻略,眼下又有各種人出謀劃策,朱厚熜相信自己能搞清楚那遺詔到底有什麼“紕漏”。

  周詔凝重道:“仲德公未至,殿下不宜貿然向朝中大臣提出異議。若遺詔命殿下先繼嗣再繼統,屆時便先接了詔,老臣站出來以殿下於先王之孝道為疑慮,先埋一粒種子便可。”

  朱厚熜知道他的意思是由他站出來當炮灰,先把爭議的種子埋下。

  不論如何,兩宗只有一個子嗣,這終究是個難題。

  雖然知道遺詔表述就是老秦口中的破綻與轉機,但現在的周詔畢竟不知道。

  朱厚熜有些感動:“周師大恩,我不知何以為報……”

  一旦周詔站了出來,朝中那些大佬還不集中攻擊周詔?

  周詔灑脫地笑了笑:“若臣再年輕十歲,又有進士出身,恐怕會多想想自己。但臣已七十有七,也只能為殿下盡這一份力了。臣也不是沒有私心,臣還有兒子嘛。”

  周詔已經七十七,他知道自己的人生都快走到盡頭了,更別說仕途。

  現在這番話,他說得坦然無比。

  朱厚熜對他鄭重行了一個學生禮:“周師不可妄自菲薄,我還有許多地方要倚仗您。周師忠心,我若得掌大權,必以周師子嗣為肱骨。”

  “那也得看他們的本事,能用則用吧。殿下現下最需要倚重的,還是仲德公。他有同科,有鄉誼,有江西地方及朝中相熟的臣僚。”周詔卻搖了搖頭,對自己子嗣的將來並不多麼掛念,“此外張佐所言宮中大頭領,也不是不能用,只是不能一味重用。當次局勢,那些人也算是平衡妙手……”

  他隨後就為朱厚熜分析起谷大用那些人的處境起來。

  倚一時臂助,工具般的存在。

  閣臣們想殺了他們,太后卻需要依靠他們,這其中還關係到朱厚熜在朝臣心目當中的印象……

  總而言之,在周詔看來,宮中的大太監們不是不能用。

  但他們本就劣跡斑斑,只能先暫時示之以恩過渡一下,用完之後就迅速祭旗收部分朝臣的心,樹立一個不會過分寵信太監的明君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