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斧喔 作品

第951章 劉光奇:做生意嗎就是這樣子的

許大茂的這番設想,趙閱作為過來人自然再明白不過。在市場開放的初期,國內的商人幾乎沒有什麼品牌意識。看見你的衣服賣得好,便直接照搬,連牌子都不更換,侵權與否的概念,在他們看來壓根就不存在。

 如果你指責他們賣假貨,他們還能理由十足地說,一樣的布料,一樣的手工藝,連牌子都一模一樣,哪裡假了?

 之後的情況稍微有所好轉,但廠家仍舊是哪個流行就抄哪個,只要能賺錢就行。

 至於老百姓,他們的觀念也差不多,即使有品牌意識,那也是針對國外品牌,尤其是進口商品。你若向他們提起國內也有品牌,他們基本上不會當一回事,至少在90年代之前是這樣。

 再後來,隨著國內品牌概念的興起,法律也逐漸完善,一些品牌專賣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年輕人也開始追求品牌,比如班某路,就是那個年代的牌子貨。

 那些有能力的廠商紛紛成立自己的品牌,而沒有能力的則承接外包業務,做起了代工。

 然而,仍有一部分廠商堅持照抄,不過他們不再抄國內品牌,而是將目光投向了奢侈品,仿製品層出不窮。

 趙閱在沒有穿越之前,還經常看到一些微商在朋友圈發佈各種廣告,諸如某田系列的lv老花皮,驚爆價499元,支持專櫃驗貨,附帶專櫃小票,送原版手提袋。

 所以……

 “國內開放後肯定不能照搬奢侈品那套,那不現實,到時候就先成立個品牌招工生產搞批發,就生產那些港港流行服飾,等混亂期過去了再重新成立個新品牌。”

 說到這趙閱想到了開放後的秀水街,到時候讓95號去那整點門面,往外批發就行,不愁賣不出去,等秀水街大火那更不愁賣了。

 婁小娥見趙閱規劃好了就點點頭繼續往下說:“衣暫時就這樣,具體的等開放後再談,我下面說說這個食。

 食這方面除了我們之前說的中式炸雞之外我還打算成立個食品廠,專門生產零食。

 如果衣是賺女人的錢那麼零食就是賺小孩和饞嘴女同志的錢,不過這具體生產什麼零食還需要大家開會探討。”

 “嗯,是得開個會討論討論。”

 秦淮茹說:“咱們吃過見過啥零食啊,供銷社裡賣的也就五香花生、瓜子、古巴糖、紅蝦酥糖、大白兔、冰棍,外加以前有人崩爆米花,不過曉娥,你家以前條件那麼好也沒吃過什麼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