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間青絲 作品

第127章 談話

 就聽林峰再次開口說起。

 “那是我寒山關的警衛巡邏隊,負責在整個關內巡視的,兩個時辰就輪換一次,五人十人一組的巡邏隊,在這關內的街道周圍不停的查看巡邏。”

 “有他們在百姓放心,吃飯喝酒的食客們也放心。”

 “也不是說宵禁不好,就是覺得沒有必要搞這些,人活一世也就堪堪一萬多個日日夜夜,何必拘泥於這些小節。”

 “一個大城想要發展,最好的辦法就是有足夠的開放性與包容性,只有這樣才會留住人氣,只有這樣才會吸引更多的年輕一帶來我寒山關居住。”

 “百姓的對這座城市的滿意度越高,也就就能夠證明這裡具體發展的好與不好。”

 這些話。

 是蕭宇文之前聽都沒有聽過的。

 吸引人?

 留住人?

 百姓滿意度?

 這些說辭,他之前就連考慮都沒有考慮過。

 在他的映象當中,官民本就是一體的這些話都是他父皇說與他聽的。

 現在林峰說得這些對於治理一座城池的感悟,是他當真沒有想到的,也從未接觸過這些觀念。

 因為在大慶國,百姓就是最底層。

 最底層的圈子,誰也不會真正的去在乎這些,官民本就有巨大的差距,就更加沒有人願意真正的去體察民情。

 即便是有,那也只會是事情被鬧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才會有官員去出手制止。

 官民之間的差距,被他們從本質上就區分出來。

 民怕官,官厭民。

 最後受苦的還是大慶的老百姓。

 想要拉近他們之間的差距,還是要倚靠教育水平,全民都接受教育那就會很大程度的解決這件事。

 首先一點,讓官員沒了那麼強的優越性。

 其次,就是對整個大慶國的國法進行改革,剝奪官員的生殺大權,讓百姓不在懼怕表達,不在懼怕官員的官威。

 林峰他知道自己的路有多難,也知道這不是自己一個人就能做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