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孤飲 作品

第三百五十七章:子嗣繁衍

  而若是男嬰則是有所不同,男嬰長大成人之後,大則可以科舉為官,金戈鐵馬,入軍為將,讓自家從此鯉魚跳龍門,大不同起來,揚眉吐氣,光宗耀祖,族譜也就從這一代而始。

  如寧國府的寧國公和榮國府的榮國公,便是這樣的人物,王朝末年追隨太祖起兵,爭霸天下,官拜國公,家族族譜從此而始,延綿相續至賈蘭、賈芸這一代人來,則一共就有五代人,靠的就是一代人的逆天改命,從而命運造化則大有不同。

  此事孟子曾言,《孟子·離婁章句下》:“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小人之澤,亦五世而斬。”

  榮國府和寧國府發展到這第五代人來了,卻也合該有腰斬之危難!

  故而,底層古人們多生育子嗣並非愚蠢、麻木、糊塗之舉動,而是一種底層小人物們的生存哲學和智慧。

  他們在自己的身上看不到半分崛起的希望,便是寄希望於自己的子孫後代,希望這些後代子孫們能夠出現一個大人物來,從此根本改變整個家族世代農耕和卑微的命運。

  觀千秋歷史,一位位地方豪門大族的崛起歷史,亦是可以稱得上底層普通小人物們為了逆天改命,成為人上人,而進行的長期性的努力和奮鬥,得來的成果。

  如大秦帝國統一天下一樣!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普通人發達的秘訣和掙扎便是多生孩子,生他十個八個,但凡能有一個人成大器,那麼整個家族的命運,自然從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