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隅人 作品

第394章 環慶路經略安撫使(求訂閱)

    政和四年(1114年)正月,奇計因功升任慶州知州,掌一州軍政事。

    慶州不似合水,不但有廂軍,更有禁軍。

    因功行賞,原本的指揮使直接調入禁軍任指揮使,副指揮使升任廂軍營指揮使,祝彪從都頭升任副指揮使。

    三月,祝豹隨欒廷玉抵達安化,欒廷玉帶著數百原本祝家莊的壯丁留下,加入慶州廂軍,祝虎擔負起祝家商隊的重任。

    成為知州,奇計的權力就大的多了。先是重新整編了慶州下轄的兵馬,最終得禁軍三軍二萬餘人,其中馬軍三千;廂軍一廂五萬人。這是能調動的機動力量,加上其餘各縣、城寨兵馬,幾近十萬人。

    人數少是廂軍較多,戰力上就差遠了。所以奇計重新整編之後,立即開始進行訓練。

    不但是禁軍,還有廂軍。

    畢竟,不是所有的廂軍都能攻城奪寨的。

    相對來說,廂軍的戰鬥力、戰鬥意志遠不如禁軍,當然也不如奇計在合水訓練的出來的廂軍。

    有三千人大破蛤蟆寨的傳奇在,奇計接管軍隊還是很順利的。

    不敢服不服,不管多少人在背後說奇計只是走了狗屎運,運氣好才拿下蛤蟆寨,但事實就是事實。

    半年訓練後,奇計又開始掃蕩整個慶州境內的山賊,花了半年的時間清剿了全州。

    然後,奇計把主意打到州學上。

    每一年能入辟雍的學生就那麼幾個,慶州雖小,然讀書人積累起來,數量也很客觀。有些人不想再繼續讀書了,要謀個出身,奇計就送來梯子,邀請他們來軍中任職。

    或者說不再軍中,而是奇計私人的參謀團。

    因為有很多士子,接受不了在軍中與士卒為伍。

    奇計就不同了,雖然是統軍,但這正是大宋的特色。為這個狀元郎服務,很多人還是樂意的。

    ……

    童貫不是個安分的主,除了回汴京,這些年多在西北,他主掌西北諸事,權力很大。

    幾乎每年,童貫都要找機會和西夏打一場,或者奪幾個城寨,或者沒任何收穫。

    但奇計並不在意,他隱隱感覺,童貫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政和六年,奇計積功升任環慶路經略安撫使。自此也能能种師道一樣被人稱一聲“經略相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