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穀聊 作品

本書可宰!上部總結+改名預告

    當時有點絕望,媽蛋,我終於知道有才能和沒才能的區別了。

    沒才能,你就不清楚,意識不到,沒有概念。殘酷點,好似魚沒有手,它壓根就不知道手是什麼,更別說手居然可以抓東西。

    說到這裡,似乎有點惟才能至上了,這應該不對,確實也是不太對的。因為很多東西其實是慢慢培養的,包括我悟懂“高潮”這個最基本的玩意兒,應該就是潛移默化的讀、寫,潛意識積累夠,自然而然就懂了。

    這裡說一下我對高潮最簡單的總結:戲劇性張力最大的時候和場景。(如果有部分愛好者不懂,別急,慢慢來。)

    人最擅長的就是學習,很多東西雖然不會,但我們慢慢學,也能掌握。這基本上可以說是全人類的天賦,好好學,即便差距再大,你也可能成長到拉平!和對方平起平坐。

    至於另外一方面,則是我們雖然沒有某一類天賦,但不代表我們沒有其他天賦。布穀始終相信,每個人都是有用,每個人都是有天賦、才能的,或多或少,或大或小。

    事實也如此,其實布穀總結過,我缺乏的並非整個寫作才能,而是具體點說,是故事才能、人物才能,巴拉巴拉的。

    但是我在其他方面可以,模糊一點說就是美學才能,關乎語感、文章氣質上的,這點我用“文氣”兩個字總結,大概是小時候喜歡修仙、古文讀多了賦予的影響,也正是總結出“文氣”這點,讓我在雖然不懂高潮,但依舊能跨過寫作門檻,吸引讀者。直到跨過門檻了,才回過頭搞懂了故事方面最基礎的“高潮”。

    以及,布穀還特別擅長總結,擅長理論上的研究,正好能靠著這點,慢慢進步。甚至竊喜,這樣走的穩!兩大才能在手,至高有我啊!

    發散有點多了,寫作愛好者可以看看,算是布穀的一點心路歷程。

    具體的總結方面,寫作真的是要寫,特別是長篇,不寫到那一步,你壓根就不會有那種體會,就似你沒有才能一般。

    比如現在,前三卷寫完,布穀自己都詫異了,居然能環環相扣,形成一個整體我、我,我真真詫異到了。

    隨著整個上部將寫完,越發感覺它們形成了一個整體,之前所有的悟懂、積累,大半都可塞入進去:噫!我又懂了嗎!

    可能是,因為結尾時,大家的評價都很高,甚至說達到了白骨論道那一環節。

    其實這裡也可以說一下,白骨論道那個環節,臨時想出來的,啥細綱都沒有,硬懟,初是想胡亂借個嶗山道士的皮,給個交代讓許道走人,結果沒想到成了全文最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