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穀聊 作品

第四百九十一章 飛天煉罡

    ………………

    (煩請先別訂閱)

    (一個半小時之內更正章節內容)

    (如有書友一不小心訂閱,煩請稍後進入起點app,書籍目錄,長按章節名重新下載,即可獲得完整內容。)

    (煩請先別訂閱)

    ………………

    許道並沒有將白池之中的帝流漿收走,依舊放在池子之中。

    帝流漿這種東西,存放的難度頗大,即便是用蘊含靈氣的玉瓶存放,施加以上等的封印符咒,其月華依舊會不斷地流逝,只不過速度有快有慢罷了。

    因此道士得到了帝流漿這種東西,往往都是儘快的用掉,或是直接服用,或是作為藥材煉製成丹藥。其中前者所得好處最多,後者僅僅能夠保留帝流漿妙效中的一種。

    但是在“極嵐之島”這種地形中,帝流漿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散。

    反而正是因為時間的流逝,本來僅僅是蘊含月華的水液,如同酒水般慢慢的沉澱,最終才成為了帝流漿。

    面對如此神奇的地形和地貌,許道直呼造化之神奇,此等妙效,其中精妙程度,已然勝過了他迄今為止所有見過的陣法,百里浮槎上的海市大陣也是不如。

    一併讓他感到驚豔的,是天樞道士在這種地形之上苦心經營佈置的陣法。

    天樞道士除了佈置陣法,用以聚攏月華精氣、保護極嵐地形之外,還在洞窟底部打出了一條極其深邃的通道,他將地熱引導至洞窟中,時刻烹煮著白池之中的月華之水,加速月華蛻變成帝流漿。

    同時這股地熱也在驅動著整座大陣,是大陣源力來源之一。

    否則單單靠月華精氣的供給,洞窟中每月積攢下來的帝流漿,都不夠陣法本身消耗的。

    除此之外,這處秘庫本身還有著種種其他的精妙之處。

    許道在洞窟中足足待了一個月,每天都被秘庫本身的佈置給驚豔到,甚至一時間連修繕《小洞玄雲禁真符》的任務都一時放下。

    將整個秘庫的運轉規律參悟透徹之後,許道又是花費了接近半年的時間,戰戰兢兢、小小心翼翼的對這座涉及數百座荒島的大陣,進行了溫養和細微調整。

    距離天樞道士創立下這一方秘庫,時間已經過去了三百年,地脈波動,岩石風化,海水侵蝕,秘庫地形以及陣法,都和最初情況有了不少的偏差,其中堵塞斷裂的通道,陣紋更是數不甚數。

    在經過了許道的修繕溫養之後,整個秘庫也變得煥然一新,島面上還升騰起了淡淡的薄霧,終日不斷,擴散到百里開外。

    其雖然沒有多大的防護力度,但卻能夠將整個秘庫都隱藏下,使得就算有認識“極嵐之地”這種地形的道人路過,也將認不出來。

    除此之外,許道雖然佈置不出幾十裡範圍的大陣,但是千丈範圍的陣法,他卻是可以佈置出來。

    其以儲存帝流漿的白池為核心,在原有陣法上疊加,使得所在的荒島整個都被包括進入更是嚴密和可靠的防禦陣法之中。

    等到處置好這一切後,洞窟已然大變樣。

    原本出去鐘乳石便再無其他的東西的洞窟,被引入了水流,還栽種了一些草木,洞窟周遭還打通了多個連接外界的孔洞,每日都有牙將鱗兵在孔洞之中穿行。

    一是巡遊方圓百里,作為預警;二是偵查整個秘庫陣法的通暢情況,若有滯澀,就會及時的稟告許道,不用他在親自一座一座島嶼的去探看了。

    秘庫洞窟的中央,許道盤坐在儲滿帝流漿的白池上空。

    他看著周遭秩序井然,且不再枯燥的景象,眼中全是滿意之色,頗有成就感。

    之所以花費如此大的心力,整頓秘庫,是因為許道心中的想法已經改變了,他不再是想在此地倉促閉個兩三年的關,然後再離去。

    而是將此地當做是自己的一處根基之地,用以庇護和發展。

    許道將目光從洞窟四周收回,望了一眼身下滾滾的白池,心中閃過念頭:“此地雖然沒有靈脈,但每日都有月華之氣匯籠,也是一方風水寶地。離開此地後,我又該到哪去尋找一方合適的洞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