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自翕張 作品

第617章 力捧的對象

    駱天明明白了,同時也感覺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好萊塢對外的文化輸出,早已不是什麼秘密,華國在崛起的過程中,必然也和米國進行競爭,其中文化的戰爭必不可少。

    由於米國的國力強盛,導致米國民眾的消費能力很高,也就讓好萊塢有個巨大的本土票倉,能夠支撐他們不斷的拍出好看的大片。

    華國此時的國力還不行,消費水平也低,自然支撐不起大片的票房。

    此時的國內電影,投資一個億都很難收回成本,換算成米金,才一千多萬不到兩千萬。

    這個投資標準,在好萊塢絕對屬於小成本製作,兩者的差距可見一斑。

    那麼華國要對抗好萊塢的文化輸出,唯一的辦法,就是把人才送到好萊塢,藉助他們的平臺,拍攝自己的電影。

    但好萊塢的人也不是傻子,他們允許電影中有華國元素,但絕不允許出現宣傳華國的東西。只要出現華國的鏡頭,必然是髒亂差的那一面,好的一面從來沒有。

    李蓮傑、程龍、章子飴他們不想宣傳華國好的一面嗎?

    他們當然想,可是他們拍的片子不由他們做主,連導演都沒有最終剪輯權,更別說演員了。

    要說導演,就不得不提李桉和吳雨森了。

    李桉靠一部《臥虎藏龍》名聲大噪,可主角玉嬌龍的思想和行為方式都是西式的,東方思想的李慕白和俞秀蓮則被拍的非常憋屈。

    吳雨森的《風語者》之所以失敗,除了對戰爭場面的控制力不夠,將戰爭拍的像黑幫鬥毆之外,還因為他想表達的東西沒表達清楚,太敷於表面。

    也就是說,沒有商業片的爽快感,也沒有文藝片深刻感,自然會失敗。

    但為什麼會這樣?全是導演的責任嗎?未必吧!

    在資本主導下的好萊塢,所有人都是工具,想要擁有自己的思想,實在是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