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自翕張 作品

第393章 ?勢如破竹

    經過駱天明一通大刀闊斧的改革,大周朝廷煥發出勃勃生機。

    大批的無能貪鄙之輩被拿下,朝氣蓬勃的年輕官員被提拔上來,讓整個朝廷的運轉都更加順暢了。

    接下來,駱天明依然不著急擴張,而是開始整理內政。

    吳三桂定都衡州,從衡州往南,直到雲南的大片地盤,都是大周的管轄之下。

    其他將軍都在東面和北面與慢清鏖戰,南面沒有掌握軍權的人物,自然不敢和大周朝廷對著幹,駱天明的命令也就能順利實施下去。

    但慢清不可能看著駱天明慢慢梳理朝政,趁著大周朝局混亂的機會,派出大軍攻打,想要一勞永逸的幹掉這個對手。

    他們這麼做,反倒幫了駱天明大忙。

    那些不肯乖乖聽命的大周將軍們,也不肯輕易投靠慢清,可又恰好堵在慢清進軍的路線上,於是雙方打得熱火朝廷。

    慢清集合北方的人力物力,凝成一股繩,大周的將軍們卻沒有了統一指揮,只能各自為戰,當然打不過慢清。

    不得已,這些將軍只好向駱天明的朝廷求助,要求趕緊派援兵,提供糧草軍械等等。

    駱天明當然不會眼看著他們被消滅,立即下令提供了大批的糧草。但援兵卻一個也沒有,軍械也是大刀長矛之類的武器,新式的步槍、大炮,更不可能給他們。

    其實這些將軍們也不需要援兵,只要有糧草軍械就行,他們可以在當地抓捕青壯,發一把刀或一杆槍,就趕上戰場當炮灰。

    有他們在前面抵擋,駱天明就有充足的時間改造大周朝廷,牢牢的掌控住權力。

    儘管駱天明給了那些將軍不少支持,可因為將軍們不聽駱天明調遣,就無法形成合力,如一盤散沙,最終還是被慢清各個擊破了。

    被打敗的將軍們,有的投降了慢清,有的帶著殘兵敗將返回了衡州,不得不忍氣吞聲,託庇於駱天明的羽翼之下。

    沒有將軍們的緩衝,慢清軍隊終於兵臨衡州城下。

    這個時候,駱天明已經將六萬軍隊按照現代軍隊的編制,改編成了五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