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酪不好吃 作品

第508章 異變突起!

    蘇陽一連說了很多,聽得蘇達直點頭,其實,按照蘇達的聰明才智,不該想不到這些的。

    但他跟在蘇陽身邊時,總會忽略思考問題,開口詢問蘇陽,就像小孩子跟家長在一起一樣。

    “哦,原來是這樣啊!那我們會秦國的目的是?”

    蘇達恍然點頭,但他又詢問了一句不該問的話,說完就後悔了,連忙解釋道:“國師,屬下該死,請恕罪!”

    “何罪之有啊?”蘇陽面無表情的反問道。

    “屬下不該問...”

    蘇達躬身解釋道,雖然蘇陽沒怪罪,但他該解釋還是要解釋的,這是身為屬下該有的責任。

    “很簡單,處理儒家的問題!”

    蘇陽微笑道。

    “處理儒家?”

    蘇達一怔。

    “不錯,處理儒家!”

    蘇陽點點頭,道:“儒家的勢力不小,全天下的讀書人基本都是他們的門徒,或者他們門下弟子培養出來的人。

    如今儒家代表張良幫助寒國對抗大秦,顯然是儒家在背後搗鬼,目的是想阻止大秦進軍的步伐。

    如果這個時候讓他們搗亂起來,確實是件麻煩的事情。

    而我這次回咸陽,就是要處理儒家的事情,對於別人來說儒家的事情可能比較可怕,但對於我來說卻簡單的很,只要我想,儒家彈指可破。”

    蘇陽談笑風生的樣子令蘇達佩服不已,這就是他的主人,面對實力強大的儒家也絲毫不懼,真是我輩楷模啊!

    儒家的勢力固然可怕,但對於蘇陽來說也就是那麼回事。

    之所以天下君王都不敢對儒家出手,皆因儒家掌管掌握了大量的文學典籍,控制眾多優秀的人才,只要將這些東西大眾化,那麼儒家將不攻自破。

    將文化大眾化對於別人很難,對於蘇陽卻簡單。

    其實,他一開始也不想對付儒家,但從張良的行為來看,對付儒家勢在必行了。

    而對付儒家的工具只有幾樣東西即可,一是紙張,二是印刷術,三是文學典籍。

    前兩者都是劃時代的東西,後者則是蘇陽前世學習的東西,都是能對付儒家的工具。

    造紙,古代勞動人民的重要發明之一,分為“機制”和“手工”兩種形式。

    機制,是在造紙機上連續進行,將適合於紙張質量的紙漿,用水稀釋至一定濃度,在造紙機的網部初步脫水,形成溼的紙頁,再經壓榨脫水,然後烘乾成紙。

    手工,比機械要繁瑣許多,需要用竹簾、聚酯網或銅網的框架,將分散懸浮於水中的纖維抄成溼紙頁,經壓榨脫水,再行曬乾或烘乾成紙。

    機制和手工兩種造出來的紙最大區別在於,由於手工紙採用人工打漿,紙漿中的纖維保存完好;

    機制紙採用機器打漿,紙漿纖維被打碎。

    使得手工紙在韌性拉力上大大優於機制紙。

    機制紙存在漿網速差導致纖維縱橫向分佈不均,手工紙不存在纖維縱橫向分佈比例不均,特別體現在書畫用紙上。

    而且,紙的出現可是跨時代的東西,在現代的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物品,無論讀書、看報,或是寫字、作畫,都得和紙接觸。

    即使是在工業、農業等等生產中,也離不開紙。

    現代若是沒有紙,那簡直是不可想像的。

    同時,紙在交流思想、傳播文化、發展科學技術和生產方面,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和材料。

    況且,據史料記載,華夏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紙的國家。

    不過,根據考古發現,西漢時期(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就已經有紙的出現了。

    但是質地粗糙,且數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而此時的文化交流主要是通過竹簡、木牘和帛書、帛畫等實物。

    甲骨不易多得,金石笨重,縑帛昂貴,簡牘所佔空間很大,都不便於使用。

    因此,蘇陽覺得對付儒家,有必要將紙張弄出來。

    印刷術對於紙張來說,簡單了很多。

    只需要將雕刻好的字體放在印版上就可以。

    有了這兩樣東西,對付儒家就容易多了。

    到時在將前世學習的各種經典拿出來,利用大秦創建個報社性質的機構,將每天發生的事情通報整個天下,控制一些輿論導向。

    這些同時進行,儒家將不再是大秦的威脅。

    當然了,這一切其實在十年就開始謀劃了,其中玄鳥商會便是他推行此計劃的種種棋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