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楓 作品

第 1 章 穿越


“邱文信生長於蘇州,原籍則是紹興。”

“上世紀初那會兒,在蘇滬一帶,很多做舊書生意的都是從紹興來的,邱文信的父親最初就是從紹興過來的一個書販……”

在蘇州,饒是四月初的春日,太陽西垂時,仍能感受到晚冬的寒涼逗留。

尤其在這名人舊居的大廳內,門軒大敞,陳設空蕩,風從四面八方來,吹得前來參觀的遊客們都捂緊了衣袖與領口。

年輕的講解員穿著加長款的黑色風衣,額角的頭髮被風掀起,語速仍是不緊不慢,從容地對遊客們講述著已爛熟於心的內容。

“據邱文信的回憶錄記述,他的幼年時期,家裡非常貧窮,直到八歲那年,父親在護龍街盤下一家店開了國學書齋,家裡的經濟情況才逐漸好轉。

“之後沒過兩年呢,他們就搬到了西中市的這座建築裡來,就是我們現在所參觀的這個故居。

“當年的西中市大街,是蘇州城最繁華的地方,可見到了學齡期的邱文信,家境已經是比較富裕的了。

“來,大家跟著我往前……”

紀輕舟在門口保安處寄存了行李箱,步入大堂時,正好趕上講解隊伍的尾巴。

他走馬觀花地繞著這“國學書齋”的舊址快速轉了一遍,便追上前面遊客的步伐,進入了後宅的正廳。

今日非週末節假,遊人不多,每天下午整點場的免費講解,到四點已是最後一場。

紀輕舟是五分鐘前才下的出租車,本打算直接前往訂好的民宿,放下行李後再出來遊玩,誰知下了車發現這民宿的隔壁正好是自己此趟旅遊計劃中的一項——近代著名作家邱文信的故居。

既然趕上了這最後一場的免費講解,自然得進來聽一聽,省得明日再湊時間。

在講解員經耳麥放大後有些失真的男聲環繞裡,十幾個遊客沿著油亮的黑色木製樓梯走上二樓。

一雙雙鞋底碰撞著厚實的地板,腳步聲錯落迴響。

上樓後首先參觀的是左側拐角第一間。

那是個四乘五米大的房間,屋內窗戶閉合,光線昏暗,入口右側牆角有張老式的雕花大床,對面靠窗擺放著一張方桌,一張圈椅,以及一些細碎的筆墨用品。

房間左側牆面上掛著一些修復後的老照片,除了那些照片,其他的傢俱前方都拉了限制靠近的隔離帶。

“這間是邱文信的臥室,床和桌椅都是當年邱先生使用過的老傢俱。

“直至1910年搬去上海之前,邱文信童年與少年時期的大部分時光都是在這個房間中度過的……

“也正因為自己家裡開著書店,一下樓便可閱遍古今文學,才讓他之後有條件成為一個出色的文人學者。”

因屋子裡空氣沉悶,幾個遊客嫌擁擠,進去轉了一圈便出來了,給了紀輕舟參觀的空間。

他一邊聽講解,一邊繞開擁堵的人群,在東側的照片牆前,瀏覽那泛黃的舊照。

隨著腳步的移動,一張張模糊的人臉、一個個古舊的身影從眼前劃過。

倏然,他停腳站定,視線落在了邱文信結婚照下方的一幅照片上。

“有關故居的修復與重建,大家請看這邊。”

講解員轉過身來,剛要張口介紹,忽然注意到了站在照片牆前的一位遊客。

對方戴著一頂鴨舌帽,穿著米白的衛衣和深灰的直筒牛仔褲,揹著一隻黑色的皮質斜挎包,光從衣著看像是個普通的男大學生,但其優越的身材

比例與帽簷下流暢的臉龐輪廓很難讓人不多看他幾眼。

西楓的作品《穿到民國做裁縫》最新章節由?<a href="http://.[co.co)(com)</p>

走神兩秒,講解員迅速收回視線,繼續剛才的講解:

“2000年的時候,邱文信故居修復重建,邱先生的第二任妻子和他的女兒特意從香港過來,參觀重建後的舊居,這是當時留下的照片……”

有幾個遊客同樣注意到了紀輕舟長久站立的身影,還以為他盯著的那張照片有什麼特別之處,好奇地圍觀過去,卻發現只是一張普通的合影。

一百年前拍攝的照片已然模糊不清,不過大致還是能看出裡面人的長相的。其中形象最令人感到親切的自然是這座故居的主人邱文信。

而在邱文信的身邊,凡認真看過照片的很難不注意到一位青年。

那人穿著經典配色的襯衫西褲,身量頗高,幾乎比邱文信高出了一個頭,但並不顯得單薄。

儘管站姿隨意,依然能看出他身材的挺拔,除此之外,便是長相的突出。

因其五官格外俊朗,乍眼看去,甚至覺得在這張發黃的老照片裡,他人所在的位置清晰度都高了幾分。

講解員講述完邱文信的婚姻史,見幾位遊客都對下面的照片興趣濃厚,便著重介紹道:

“下面這張照片,是邱文信被報社公派去往法國交流考察時,同事、友人前來送別,在輪船碼頭留下的一張合影。

“可以看得出來,站在一排正中間的就是邱文信,在他的左右兩邊身高較高的兩位,是邱先生的發小,也是他在青年時期最要好的兩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