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問江湖 作品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天門

最可稱道者為羅什之東來,法顯之西行,道安之領袖群倫,羅什之大開譯業。其門下十哲四聖,皆當時精研老莊的第一流學者。時北方世亂,道安高足慧遠隱居匡廬,研究般若,毗曇,提倡彌陀淨土,一時名賢大集,成為江南佛法之重鎮。後有真諦之譯唯識諸論,羅什法顯等又譯十誦、五分、四分等律。

由此,玄學與佛學互相影響,佛學者談玄,玄學者論佛,成為一時風尚。言其合流,固是當時發展之大趨勢。在此之後,玄學與佛學逐漸合流,並被佛學所取代。此即是中土佛門“禪宗”的前身。

所以中土佛門其實是開創了三教合一的先河,與道門、儒門有許多相通、相似之處。道門內部的慈航一脈便是中土佛門。

後來佛道相爭,道門和儒門聯手滅了中土佛門,大量佛門僧人要麼做了道士,要麼成了儒生,反正三教合一是大勢,許多義理相通,沒有太大區別,不過是換一身衣裳的事情,真是來去自如。早在林靈素時代,中土佛門就有過投降的先例,如今道門勢大,不能力敵,又有先例和退路,中土佛門自然不會硬拼到底,這也是中土佛門一觸即潰的原因所在。

如今與道門抗衡的佛門其實是指西域佛門。

如果說中土佛門吸收了儒道兩家之長,由小乘變為大乘,總是帶著一股子仙氣和書卷氣。那麼西域佛門就是吸納了薩滿教之長,其特點便是殘忍,各種人皮、人骨法器層出不窮,充斥著極為濃厚的蠻荒血腥氣息。

還有婆羅洲的佛門,受巫教影響。婆娑洲的佛門,受婆羅教的影響。都拜佛祖,可教義截然不同。

鳳麟洲的佛門自然也是如此,受鳳麟洲本土教派的影響,鳳麟洲的佛門與中土佛門相似又不相似,尋本追源,鳳麟洲佛門與中土佛門一脈相承,可在佛經的解讀和戒律的傳承上,大相徑庭,比如中土佛門的弟子必須食素、出家,鳳麟洲的佛門弟子卻可以吃葷成家,而且鳳麟洲的佛門勢力沒有經受過三番五次的“滅佛”打壓,勢力極為龐大,如同藩鎮一般,蓄養僧兵,不容小覷。


他們對於道門相當敵視,只是懼怕道門的實力,表面恭順。

再有就是鳳麟洲的本土教派天門。最早的時候,天門沒有正式名稱,一直到佛門傳入鳳麟洲,漸漸在當時的鳳麟洲傳播開來,為了與佛門抗衡,於是有了天門一說,以鳳麟洲固有的天門,區分域外傳來的佛門。

天門又稱天之神道門或者神道教,語出中原的《易經》:“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下觀而化也。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

後來道門勢大,為了與道門區分,不被誤會是道門的分支,乾脆把神道去掉,於是就成了天門。

最早的時候,天門完全不是佛門的對手,徹底淪為佛門的附庸,天門中的諸神也成為了佛門的護法。直到儒門的理學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