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問江湖 作品

第一百三十章 論道(中)

此話一出,儒門大祭酒的臉色已經是變了。

且不論對不對,這已經不是解釋,而是解構了。

張月鹿卻沒有就此打止的意思,繼續說道:“所謂君父,所謂父母官,無一不是體現此種‘忠孝’一體的概念。君父臣子,君對臣,父對子,可見君王是為大臣的父親,而臣子官員們又是治下百姓的父母官,那麼君王們就是百姓的祖輩。如此一來,一國便成了一家,君王是身為大家長的祖父,大臣是父親,百姓是孫子,既然是家,那麼父親要愛兒子,祖父要愛兒子和孫子,此即是儒門的‘仁’。”

“至聖曰仁,亞聖曰義。這又不得不提到儒門曾經的大敵墨家,墨家主張仁愛非攻,儒門也講仁,為何兩者如水火一般互不相容?只因儒門之仁只是自上而下之仁,從來只有祖父寵愛孫子,父親寵愛兒子,卻從未有兒子寵愛父親、孫子寵愛祖父的。為富方可不仁,窮人縱然想仁,又能仁誰?墨家則是主張互相仁愛,這便違背了儒門的等級秩序,或者說倫理,即是儒門的‘禮’。”

“所謂雷霆雨露,俱是天恩。若是父子名義定下,哪怕是父親做錯了,兒子也不能反抗,若是兒子反抗,即為不孝,不孝則道德有虧,無道則失大義,無大義則人心向背。至於父親懲戒兒子,卻是一切為了兒子好,具有天然之正義性。”

“父親無道,作為大家長的祖父要懲戒父親,為孫子主持公道,這便是百姓們總是期盼明君在位的緣故。可如果孫子敢於直接反抗父親的無道,哪怕是父親有錯在先,那也是孫子的錯。”

“正因如此,只要將一國視作一家,那便再無公平可言,因為從道德上來說,兒子生來便是與父親不平等的,是虧欠父親的。男子負心並無養育之恩的女子,尚且要身敗名裂,那麼兒子抗爭父親便要遺臭萬年!故而只聞忠孝,卻不聞公理也。”

“所謂‘忠孝’,所謂‘仁’,只為綱常人倫之‘禮’,此即儒之根本。天與地無窮,人死者有時,操有時之具而託於無窮之間,忽然無異駭駭之馳過隙也。不能說其志意,養其壽命者,皆非通道者也。所謂禮教,狂狂汲汲,詐巧虛偽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論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