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省吾 作品

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叡是桓李氏的嫡親弟弟,自也是桓陵幾個兄弟的親舅舅,他桓讓雖也姓桓,可李叡於他而言,始終是個外人,從前不過是按照嫡庶規矩,他才尊稱李叡一聲“舅舅”,可如今他與桓陵鬧翻了,再這般喚李叡,那不是自取其辱?

    而李叡這邊,見桓讓坐在那兒支支吾吾的不說話,他便上前去親自將這庶出的外甥扶起來,關切道:“你有家不回,是不是又同你哥哥鬧架了?”

    “我……”

    不等桓讓解釋,李叡就又說道:“你這個哥哥啊,自小就強勢,哪有做哥哥的不讓著弟弟的,你隨舅舅走,舅舅這就帶你找他去,看他往後還敢不敢再這般欺負你了!”

    桓讓被拉著站起身來,心裡頭琢磨了一番,想想李叡這老兒,表面上看倒是一心為他好的,可試問這天底下哪有舅舅不向著嫡親外甥,反倒向著庶出的外甥的?

    也罷,既是這老兒裝模作樣的要待他好,那他便受著了,反正他如今也無處可去,不如先在李叡府上湊合湊合,等什麼時候找到落腳之處了,再與他翻臉也不遲。

    李叡正要將桓讓拉著走出去,桓讓卻將他拽住了,他道:“誒,舅舅,我與大哥不過是鬧些小矛盾,不必舅舅去說教的,倒是我自己不想回去……”

    他說著,就低下頭來,佯裝一副委屈的模樣,李叡於是道:“那你暫且到舅舅府上住一宿吧,待明晚散了職再回去也不遲,咱舅甥兩個,也許久沒在一起喝過酒了。”

    “哈,好啊,那今天晚上,仲璇便與舅舅痛飲達旦,不醉不休!”

    桓讓跟隨李叡去了建康最具盛名的酒樓醉仙樓,二人確是喝了個爛醉如泥,直至半夜,酒樓要關門了,他們仍橫七豎八的不肯走,好在酒樓的東家認得李叡是御史大夫,忙吩咐小廝去李家請了李叡的夫人鄭氏來將人帶回去。

    鄭氏那邊聽說李叡帶著外甥在醉仙樓喝大了,忙不迭帶了七八個家奴來,連拖帶拽的才將舅甥兩個領回去。

    桓讓這晚住進李叡府上,翌日一早,天矇矇亮的時候,李叡便進宮上朝了,臨走時又不忘叮囑桓讓,早上上職的時候不可乘坐李家的牛車,只怕叫御史臺的人看見了,到時又該議論這議論那的。

    侯府裡,桓陵經昨晚重傷,性命垂危之際,幸得陶弘景出手醫治,尚且留了一命,可他究竟何時能醒過來,陶弘景卻是不知的。

    病榻之上,桓陵沉睡於此,似乎不省人事,床榻前放著一隻軟墊,謝徵側身跪坐在上頭,半個身子都倚靠著床榻,正如痴如呆的注視著桓陵蒼白的面容,看似面無表情,實則卻是愁雲密佈,憂心忡忡。

    玉枝端著放了湯藥的托盤走進來,走到她身側,輕輕喚道:“娘子。”

    謝徵被她這一聲輕喚拉回思緒,回過神來便側首看了她一眼,而後就端起湯藥來。

    玉枝輕聲道:“這藥,按照太醫令的囑咐熬的,娘子快些給縣侯喝了吧。”

    謝徵一手端著湯藥,一手拿著調羹,嘆道:“也不知縣侯什麼時候才能醒過來……”

    她說罷,就舀起一勺湯藥,在嘴邊吹了吹,而後就送到桓陵嘴邊,小心翼翼的喂他喝下。

    桓陵還昏迷著,喂藥並不容易,這一勺接著一勺的,許久才見底,謝徵將湯藥放回到玉枝手裡端著的托盤上,愁容滿面的問道:“派人去請陶弘景了麼?為何還不見他過來。”

    “適才瓊林過去請了,想是快回來了,”玉枝這便又端著托盤出去。

    才想著曾瓊林是不是快回來了,這下出了院子,果然就見曾瓊林領著陶弘景和一個拎藥箱的小廝走過來,玉枝見著陶弘景,連忙暗示道:“適才縣主那邊還催著呢,太醫令總算來了。”

    陶弘景聞言,自是聽懂了玉枝言外之意,他於是趕緊加快步伐,跟著曾瓊林走進桓陵屋子裡。

    謝徵在裡屋已聽到門口的動靜,於是回首看去,果真就見曾瓊林帶著陶弘景進來,她忙撐著床榻的邊沿站起身來,勉強的擠出一個笑容來,說道:“太醫令來啦。”

    “縣主,”陶弘景答應了一聲,說著,就要躬身向謝徵行禮,謝徵見勢忙走去托住他的手臂,說道:“不必多禮,快些看看縣侯的傷勢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