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賣瓜 作品

第226章 疑雲惑影

    “按我所能想到的,溫家三代人都來過這個地方,山是溫居延鑿的,機關是溫洵做的,它是溫涼養的。他們幫崑崙修了玉虛峰,也把他們心之所想留在了這裡,溫洵或許沒明說,但溫居延和溫涼的話卻有異曲同工的意思。我覺得溫涼是幾年前來到這裡看到了他爺爺的留筆之後,又寫下了自己的感慨。”楊臻說,“溫居延刻碑文的時候還在擔心溫氏的將來,溫涼來的時候應該是已經明白溫氏真應了溫居延的擔憂了。”

    “什麼意思?”百里啟聽得雲裡霧裡,總覺得自己離楊臻的話意只差一步。

    “溫氏真是因為謀逆被屠的嗎?”楊臻問。溫居延說世勢“不容出林之木”,希望自己的後人碌碌無為,溫涼最後又以已經“兔死狗烹”結尾,這中間似乎真是有什麼玄機存在。

    “天下不都是這麼傳的嘛。”百里啟也不是當事人,他也不是個會對旁人的事刨根問底的人,所以根本沒有想過溫氏之事有什麼蹊蹺。

    “天下人,都是聽故事的人,他們耳朵裡聽到的更多是有心之人想讓他們聽到的。”楊臻說。

    “別的我不清楚,不過蕭涼他溫氏餘孽的身世被抖出來之時,很多從前跟他有仇的人都譏諷他是‘徒為朝廷之鷹犬’、‘給血仇之人當兒子’什麼的,像這樣難聽的話當時實在太多了。”百里啟也不願去想那段擾人的往事。

    楊臻沒什麼可問的,到底百里啟是不知道多少事的。這種事若是真想知道,還是得去問林年愛,只不過現在想起來,林年愛似乎最不願提的事就是神兵城的舊事。楊臻先是可惜旋即又復歸嘲弄:我怎麼突然對溫家的事這麼上心了?即便是溫居延三代人都來過這裡又怎樣呢?跟別人或許會有這樣那樣的關係,於他而言卻真是無甚所謂的。

    項東衢三人進入所謂的“崑崙秘境”之後,走了一段相當長的康莊大道,或是平蕩向前或是直攀而上,總之路是開闊、好走了不少。

    項東衢率先說了自己和連舟渡的經歷後又攛掇季風輕和顧慕之講。顧慕之是不可能說什麼了,季風輕大概瞭解一些,便替他說了說。項東衢聽了也只能羨慕顧慕之選對了人,畢竟比輕功的話,他不認識鴻踏雪,能見過的最厲害的也就是楊臻了。

    不得不說,顧慕之不會說話真的可以省去很多事,其實他和楊臻在他們那條路里並非一無所遇。楊臻在提著他蹦上去之前,自己一個人順著石壁仔細看過一圈,正是因為認真檢查過,所以他們才知道那裡真的沒有機關奇巧之處。只是上面有幾處被利器勾劃過的痕跡,當時楊臻也把他的看法說給顧慕之聽了,顧慕之也確實只是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