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賣瓜 作品

第136章 故人已逝

    “其實,即便晚輩身涉其中,也瞧不真切。”楊臻說。

    蘇策看他問:“你覺得有不妥之處?”

    “晚輩也只是猜測。”

    “此二派之難都牽扯到了劍魁,而最後又都證明是劍魁無辜受牽,想來也確實有些蹊蹺,這兩件事相似的地方有些巧了。”蘇策雖然知道的不多,但想到的卻都是關鍵。

    既然說到這裡了,楊臻就不妨多問一句了,“前輩可知有什麼江姓之人與聞太師有仇?”

    “為何問起這個?”蘇策問。

    “前輩應該也知道,近來與嵬名峴有關的事並不止這兩件,先前晚輩找到了常與嵬名峴買賣的掮客,他說刺殺聞太師這筆生意是一個江姓之人重金囑託的。”楊臻說。

    蘇策只是稍一想便說:“我不是朝廷中人,有些事倒可以稍作議論,可是你,知道得多了不怕給家中惹禍嗎?”

    “前輩是想說江文杲?”楊臻問。楊臻的問題中並未道明這江姓之人在廟在野,而蘇策卻直接這麼說,證明他所知的與太師有仇的江姓之人是朝廷中人,有這番警醒之言,又說明他所想到的江姓之人定然是在朝堂之中也諱莫如深的人。

    若論諱莫如深,又有什麼能比得上謀逆之人呢?

    蘇策點頭道:“與你說話當真省事。”

    楊臻有所瞭然,按照從前聽潘嶠閒話所說的,江文杲謀逆之事是聞訓古主理的。可那江姓之人不思自己謀逆之過,反而要報復聞訓古,難道是覺得自己有冤屈?可若是真有冤屈,也該是想法子平反,殺了聞訓古又有何用呢?

    解氣?說到底只是多添一層罪孽罷了。

    “算起來,江家出事之時,你應該多少記事了吧?”蘇策看著沉思的楊臻問。

    楊臻慚愧一笑道:“不瞞前輩,晚輩九歲之時曾受過傷,那之前的事都不記得了。”

    蘇策意外不已,慢慢點了點頭後說:“為人太耿難免會受人利用,劍魁在這一點上倒是頗像牧雲決。”

    楊臻皺了皺眉,感覺前輩們對牧雲決的評價好像都是這樣,可單聽這名頭明明感覺是個挺神聖的人。

    等楊臻給蘇策講完在崆峒和峨眉的見聞與一些猜測之後,已經是時值黃昏了。

    楊臻推著蘇策出了觀山樓。

    “崆峒的問題似乎比峨眉明顯一些。”蘇策說。

    楊臻點頭稱是。

    “不過從你對許重昌的懷疑來看,峨眉的問題似乎也有些嚴重。”蘇策也想琢磨明白這之間到底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