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狗咦 作品

第203章 可以照抄的歷史




    但是超凡之亂結束後的“收入倍增”計劃,直接讓財富向少部分集中,於是便在五十年後形成了整個聯邦二百七十一個“白葉市”。



    巨大的貧富差距,不用考試就能入學的超凡學府,以及正常高等大學高額的學費門檻,鑄造了堅固無比的階級壁壘。



    獲取信息的渠道被堵死,只露出了一條縫隙供那些運氣和天賦極好的人穿過,而這些人穿過之後又加固了這層壁壘。



    窮**計,於是這也造就了龐大的犯罪數量。



    在監獄當中的半年,李明統計了送進來和轉監的囚犯後,又查閱了相關的資料,發現了一個商機,那就是已有的公立監獄早已不堪重負。



    可新建監獄,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還要經過層層審批,耗費四、五年時間太正常不過了,實在是遠水難救近渴。一邊是監獄已經人滿為患,抱怨生存環境直線下降的犯人,一邊又是不情願讓政府把更多納稅人的錢用來建監獄的選民,政府可謂是進退兩難。



    而資本社會對解決這類矛盾有著稱手的工具——私有化。有著另一個世界歷史記憶的李明,熟知這種模式是可以成功複製的,於是便從入獄後就開始部署。



    至於李明覆制的是什麼?



    1983年,田納西州共和黨主席湯姆·貝斯力向政府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讓私人出錢建監獄關押犯人,然後政府再給一筆補貼。於是,全美第一傢俬營監獄企業cca應運而生。



    1989年,里根政府出現財政赤字,為了節約開支開始大肆外包監獄業務,導致此後漂亮國私營監獄產業如同開了掛一樣飛速發展。



    到李明被槍斃前,漂亮國私營監獄行業裡cca、geo和mtc三足鼎立,cca還曾在2007年被「福布斯」雜誌評選為400家「漂亮國最優秀大公司」之一。



    據2018年的數據顯示,漂亮國共有200多傢俬營監獄,替政府關押的犯人超過12萬。經濟危機之後,各個行業都在經歷寒冬,唯有私營監獄產業依舊蒸蒸日上。它成為了股票市場中的香餑餑,華爾街投資者們眼中一本萬利的好買賣。



    在這張龐大的利益網絡中,囚犯的數量便是產業鏈上的核心棋子。為了維持私營監獄的正常運營,政府必須保證其入住率。根據2011年雙方簽訂的協議,入住率需要達到90%。也就是說有多少床位,就得負責送多少人進來。這樣一來,私營監獄不愁沒有犯人,簡直是穩賺不賠。



    當監獄變成一門生意,錢就成為了最大驅動力。只有把更多的人關進監獄,才有錢賺。而要把更多的人送進監獄,那便要修改和解釋法律,以保證犯罪率居高不下和更長的刑期——比如說廢除死刑。



    能夠對法律進行修改和解釋,這便是李明為之後伸向權利所提前培養的觸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