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翁 作品

第405章 穩定廣陵

    南明月姐弟帶著滿心的疑惑跟大涼軍迴歸大帳之中。

    他們可不像徐州軍那麼不負責任。袁立為了自己能活下去,直接領兵逃走,很多傷兵都被他給拋下了,更不用說陣亡的將士。

    而大涼軍則非常謹慎地處理戰場,將己方傷亡的將士好好挑出來運到後方,徐州的陣亡將士也仔細掩埋。

    這可是一個大工程啊。

    不過,項陽與眾將回到大帳之後,傳來了不錯的消息。

    “回陛下,戰場上出現了許多徐州本地老鄉,他們自發與我軍將士一起收攏將士屍體。”

    項陽問道:“他們的情緒如何?對我軍是否含有恨意?”

    大涼軍乃是外來之軍,士卒組成都是外地人。而徐州軍不同,袁氏拉了許多本地壯丁,他們在當地有許多的親人呀。

    “回陛下,他們的情緒很平靜,雖然也有發現自己親人的,但並沒有痛恨我軍。”

    南明月感慨地道:“陛下不必多慮,其實所有百姓都已經長久地身處亂世之中,即使不明白亂世規則,也只能無奈地接受現實。”

    “他們或許有些親人今日死於官軍之手,但他們的心中也明白,即使今日不死,他日也會死在與其他諸侯相爭的戰場上。”

    “與其記著毫無意義的仇恨,倒不如盼著早點兒有一位治世明君,能讓大涼結束這個亂世,讓大家過上安穩的日子,讓他們的親人不至於再被強行拉上戰場死掉。”

    項陽微微點頭,南明月所說,是符合一般的人心的。

    “那就好好跟人家配合,他們對於當地更加了解,記得帶眼錢糧,只要有份出力清理戰場的人家都給一些。”

    項陽一邊說著,一邊笑看著易秋嫻:“在此大戰之前,你們還在想如何在徐州本地開展群眾路線,發展群眾覺悟,現在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啊。”

    南明月好奇地道:“群眾路線……那是什麼?”

    易秋嫻微笑道:“這個可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得清的,總結起來就是要為百姓們做些實事,讓我們的官吏與將士與一般的當地百姓完全結合起來,讓百姓們知道朝廷的政策,與我們產生親近感,把我們當成他們的子弟兵。”

    “如此一來,以後在徐州作戰,我們自然能無往而不勝。”

    南明月緩緩搖了搖頭道:“你們所說的,莫不是在徐州本地收買人心?其實這個用處不大的,袁氏以前何嘗沒有搞過收買民心的東西,最後在百姓們的心中,他們依然是高高在上的門閥,而陛下的身份地位更加尊貴,哪個百姓敢把陛下親近呀。”

    南明月說得倒也直接,但是對於大涼軍的政策誤解很嚴重啊。

    項陽道:“秋嫻剛剛也說了,我們的政策一兩句話無法向你們解釋得太清楚,不過你們現在也算是朝廷官軍的一分子,而且為發揮你們所長,正好在徐州北部活動。”

    “到時候,也讓你們親自參與到群眾工作中來,在實際工作中,你們能更好地理解我們的群眾路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