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杖翁 作品

第223章 項陽的理念

    大涼軍在此戰之中,也付出了很多。

    整個大涼後方數百座軍用工坊接近半年的“生產能量”,就這次攻城戰全部被消耗一空。

    最後.進行清點的時候,很多大涼軍的將領都感覺發蒙。

    那是多少財富啊!

    作為對比,極為顯眼的是,大涼軍花費的時間極短,傷亡的將士數量也比較“低”。

    當然了,這個“低”並不是絕對值。

    不論是強衝過城牆破口,還是巷戰前期,最後在皇宮內的撕殺,都造成了一定的傷亡。

    但是,與他們預計中的傷亡數量相比,真的低了許多。

    對於項陽來說,這樣的數字才是正常的,武器的改進,更新換代,都是為了讓武器來加快戰爭效率,減少己方士兵傷亡。

    但是,在大涼王朝的時代,這卻非常違和。

    說到底,在這個時代的人們心目中,甚至包括大涼軍基層官兵自己的心目中,士兵的性格其實是比不過這麼多物資的。

    在任何時代,人命的“價格”都是由當時的生產能力決定的。

    不是說他們就天生命“賤”,而是這時代一個成年人的生產力,只能勉強養活得了兩個半人而已,自然不會被看得太重。

    把這些大涼士兵與武器裝備作比較似乎有些不夠直接,但是,只要把這些武器裝備換成等價的黃金白銀,就更能直觀地作出對比了。

    所以,許多的大涼士卒甚至產生了“受寵若驚”的感覺,在他們的心裡,陛下真是天下間最好的統帥了,換成別的軍隊,哪怕他們也擁有同等的資源,也絕對不會採用這樣的打法吧?

    很多將領,肯定寧願拿人命來堆!

    項陽自然能感受到手下的崇敬與讚揚,不過他的心情卻是複雜的。

    他其實心裡明白,在“古時”不可能讓人命的價值跟現代社會一個樣,不過看到連手下士卒本人都看輕自己的性命價值,讓他覺得必須要改變這種情況。

    項陽直接下令,調一批剛剛入仕的文官進入軍隊。

    這些文官不但能在閒時給底層將士們上課,提高他們的識字率,教授文化與忠君思想,同時,項陽要讓他們為所有將士普及自己的種種思想。

    比如說,讓這些士卒們更加重視自己的性命,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性命是何等寶貴!

    現在還沒有任何官方統計,但是經歷波及全國的大叛亂,能在亂世活下來的百姓,絕對十不存一!

    而這個時代,一個國家的國力是與人口直接掛鉤的!

    通過長時間的潛移默化,他要慢慢改變將士們的觀念,而且將來收復更多的地域,項陽要把重心轉到國民教育上,他要親自設計大涼王朝的教材!

    除了聖賢書的道理之外,大涼百姓還要學習更多的知識與道理。

    項陽非常理智,哪怕他將來真的帶領大涼王朝走上覆興,成一代明君,名垂青史,在國內積累巨大的威望,也不可能瞬間改變所有人的觀念。

    同時他也必須考慮將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人亡政息”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