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居士 作品

第三百三十八章 學派之爭

    可以說,學派之爭自古便有,一直到現代社會也存在,而且不僅限於文學領域,物理學、數學甚至法學等領域都有學派之爭。

    學派之爭有時候是辯論一場,有時候可是你死我活。

    春秋時期,孔子開辦私學,招收學生,講授自己的學說。而同一時期,有個叫少正卯的魯國大夫也開辦私學,招收學生。但是呢,這個少正卯講課講得好,大概能評優秀教師那種,所以很多人包括孔子當時的一些學生都被他吸引過去了。

    後來孔子當了魯國的大司寇,代理宰相,上任後七天就把少正卯給殺了,還曝屍三日。

    這歸根結底還是學派之間的鬥爭,是意識形態的鬥爭,說不過你我就殺了你!

    在那些大儒們看來,什麼個人榮辱也好,家族繁榮也罷,其實都不如學派的延續最重要。尤其是當張武說出“鹿門四句”之後,為往聖繼絕學已經是他們畢生的追求。

    現在張武要印刷帶有註釋的書籍了,那到底會採用哪家的學說來為各種經典進行註釋呢?

    可以預見的是,張武選中了哪家學派的學說,那麼這家學派就會成為主流學派,因為張武掌握著印書賣書的渠道,掌控著最重要的平臺。

    因此,這也是張武征服天下讀書人的一個秘密武器。我雖然暫時無法在政治上、軍事上實現統一,但我可以先在思想上、文化上統一。你們要是認可我說的這一套,那咱們就可以愉快的做朋友,你們要是反對我,還一直在那叨逼叨,那就不好意思了,我就讓你們消失。

    雖然我暫時奈何不了你們,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後呢?天下讀書人都接受了別的學派的學說,你們就徹底被人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