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居士 作品

第三百零七章 秣陵會戰

    孫權率軍支援秣陵,以陳武為前鋒。

    陳武來到秣陵城南時,見前方有一軍攔路,且軍陣嚴謹,中軍豎一大旗,上書“關”字,知道是關羽統兵在此守候,於是不敢再向前,一邊派人打探前方戰況,一邊等候孫權大軍到來。

    等孫權趕到的時候,正好得到前方大敗的消息,不但損失了一多半的士兵,連程普、董襲、朱恆和淩統都沒有撤回城裡,估計不是戰死了就是被俘了。現在秣陵城裡只有兩萬餘殘兵,士氣不振。

    孫權大驚失色,水軍已經基本上是全軍覆滅了,秣陵城也危在旦夕,一旦秣陵有失,他就只能困守吳郡和會稽郡,從此之後將很難再翻身。

    因為秣陵是控制長江下游的最重要的軍事重鎮,如果江東軍能守住秣陵,一直守到曹操能來救援,那麼江東軍可以在南岸與北岸的曹軍遙相呼應。荊州軍腹背受敵,不敢全力攻打秣陵城。

    但一旦秣陵失守,荊州水軍可以徹底截斷長江水道,再也不怕曹軍插手江南戰事,從此可以專心對付江東。

    於是,孫權下令大軍發起強攻,一定要趁荊州水軍沒來得及登岸趕來之前,衝破阻攔,進入城內堅守。

    孫權相信如果自己能率軍進城,一定能鼓舞士氣,堅守到曹操到來。

    其實在當世幾個大諸侯之間,孫權的確算得上是不錯了,既不缺乏勇氣,也不缺乏心機,敢親自帶兵上陣,而且也預料得不錯。

    如果真讓孫權帶著援軍衝進秣陵城,有孫權這個大老闆親自鎮守,江東軍的士氣肯定能升上來,再加上魯肅、闞澤等人也頗有計謀,大將也不缺,想守上一兩個月還是很輕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