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居士 作品

第六十二章 孫權出兵

    雖然襄陽方面出兵是佯攻,是虛張聲勢,但一旦江夏被打,蔡瑁肯定以各種理由不派援軍,蔡瑁是想置張武於死地,根本原因就是張武支持的劉琦威脅到了蔡瑁支持的劉琮繼位荊州牧。

    好一個借刀殺人,看來真有點小看蔡瑁了,這種人幹正事不行,弄這種害人的手段真是個行家能手。他就不怕江夏被江東攻佔了,繼而進攻襄陽嗎?他就不怕張武抵擋不住的時候投降嗎?

    張武覺得蔡瑁掌握的襄陽水軍肯定已經做好了準備,等江夏水軍消耗的差不多的時候來撿便宜,既可以將張武給收拾了,又可以藉機把江夏握在手裡,說不定連江陵水軍的張允也早已得到了蔡瑁的指示。

    如果江東軍佔據了江夏,蔡瑁只要緊守襄陽和江陵,孫權也不得不退兵,因為江夏城在長江北岸,孫權孤軍也守不了多長時間,頂多擄掠一些百姓回去。

    如果張武投降了江東,對蔡瑁來說也無所謂,因為他的目的就是剪除劉琦在軍隊上的助力,不管張武是死還是降,都算是達到目的了。甚至張武不死也不要緊,只要將他手下的軍隊消耗掉也行,沒有軍隊的張武對蔡瑁來說就非常好對付了。

    這麼一分析,張武覺得徐庶的話讓他明白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襄陽方面真的不會有援軍,自己不但要獨力應對江東的這次來襲,還要時刻提防著蔡瑁在後方捅刀子。如果自己不明白這一點,在防守的同時還對襄陽援軍抱有期望,那可就糟了。

    那麼江夏能不能抵擋住這次進攻呢?張武覺得守住應該沒問題,關鍵是不能折損太多士兵,因為他需要江夏水軍來壓制蔡瑁的襄陽水軍和張允的將領水軍,還需要一支步兵來對抗襄陽城內的守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