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居士 作品

第四百三十九章 曹操要猥瑣發育

    秦漢時期,統一強大的封建集權國家促進了航海的進一步發展,不論是徐福東渡日本,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都能證明這一點。

    到了三國時期,東吳的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進一步發展,向北可以走海路到達遼東和高麗,向東佔領了臺灣,向南出使南洋諸國。可以說後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航海都是建立在三國時期吳國的基礎上。

    在這個世界,孫權早早就被張武給滅了,但江東的造船技術卻被張武給完全繼承併發揚光大了。其實本來荊州的造船技術就不比江東差,否則黃祖也不可能將孫氏父子擋在江夏十幾年,甚至一度在水戰中取得過勝利。

    說起來,孫氏父子真是挺倒黴的,孫堅作為討伐董卓時期的風雲人物,赫赫有名的“江東之虎”,在包圍了襄陽,即將打敗劉表的時候,竟然在追擊黃祖時中箭身亡。

    如果當時孫堅沒死並且打敗了劉表,佔據了荊州,那整個天下大勢將如何發展還真不好說。

    孫堅一死,孫策不得不從頭再來,幸好他老爹還給他留了一些家底,小霸王自己也爭氣,年紀輕輕就打下一片地盤,基本上統一了江東。但就在孫策準備大幹一場,為老爹報仇並一統江南的時候,卻被人刺殺身亡。

    這一下江東孫氏的發展過程又被打斷了,而且這一時期的北方正是曹操與袁紹兩強相爭的時候,根本沒有精力來管孫策,正是孫策擴張的大好時機。

    繼任者孫權雖然也不錯,也打敗了黃祖攻破了江夏,掃清了攻取荊州的最大障礙,但不幸的是,北方的曹操也打敗了袁紹,完成了北方的統一。

    可憐的孫權就沒有機會奪取荊州了,就算他最後偷襲關羽奪取了江陵,但襄陽和樊城一直在魏國手中,讓他沒有機會出南陽去北伐,而數次攻打合肥不勝,最終只能窩在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