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居士 作品

第三百九十八章 聲東擊西

    曹操也知道夏侯淵的缺點,曾告誡過他:“為將當有怯弱時,不可但恃勇也。將當以勇為本,行之以智計;但知任勇,一匹夫敵耳。”意思就是讓夏侯淵打仗的時候不要那麼拼,要多動動腦子,尤其是作為一軍的主將,要多注意全局。

    但夏侯淵就不是當主帥的那塊料,統兵作戰那麼多年,還被士兵戲稱為“白地將軍”,白地差不多就是白痴的意思,連士兵們都知道夏侯淵是個白痴,曹操為啥還將西線戰事交給夏侯淵?

    當然了,這也許是因為曹操為了掩飾自己的過錯才這麼說夏侯淵的,因為曹操為了牢牢控制兵權,一般都是讓宗族大將做統帥,比如駐守合肥抵禦諸葛亮的曹仁,駐守宛城防範關羽的夏侯惇。

    一直到了後期,宗族大將相繼死去,曹操也覺得宗族中無人能用了,才逐漸讓外姓大將掌握了軍權。

    除了曹仁和夏侯惇之外,宗族大將就要數著夏侯淵和曹洪了。其實曹洪跟夏侯淵一樣,是個只能當打手的武將,沒有帶兵的能力。

    當初馬超起兵的時候,曹操令曹洪和徐晃守潼關,也是讓曹洪當主將,結果曹洪受不得馬超手下士兵的辱罵,衝動之下主動出擊,結果丟了潼關。如果主將是徐晃,潼關肯定丟不了。

    算來算去,曹操覺得還是用夏侯淵稍微放心點,因為夏侯淵鎮守長安多年,對西線比較熟悉一些。結果就是因為夏侯淵臨戰太靠前了,身邊的兵力又少,結果被黃忠一個突擊給斬首,整個西線就全崩了。

    如果西線的主帥是張郃,或者派徐晃、于禁等大將前來,結果都可能要好得多。但曹操這個時候是不會將軍權交給外姓大將的,因為身為權臣的曹操太清楚軍權的重要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