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居士 作品

第三百九十三章 交州歸降

    張武在派遣虞翻去交州的時候,給了虞翻一道任命書,如果士燮願意歸降,就任命虞翻為交州別駕,協助士燮處理交州的政事。虞翻還向士燮轉達了張武的一個邀請,請士燮到襄陽參加學術交流,商討印書一事。

    士燮本身就是一個學者,年輕的時候隨潁川人劉陶學習《左氏春秋》,非常熱愛學術研究,重視儒學傳播,平時就經常與前來交州避難的儒家學者們一起交流儒家學術,著書立傳,掀起了交州儒學興旺發達的局面,造就了嶺南文化史上的黃金時代。

    在士燮的大力支持和推廣下,儒學在交趾地區的傳播得到了一次歷史性的飛躍,交趾成為當時南方的學術文化中心。交州的儒學發展深深地影響了越南等周邊國家,受到了越南民眾的高度讚賞,士燮被越南統治者和學者尊奉為“士王”、“南交學祖”。

    這會一聽虞翻說襄陽有個全國性的最高學術論壇,當即便忍不住興奮地要趕緊出發。因為士燮對《春秋》研究得非常深,尤其是《左氏春秋》,還為其作注,所以士燮也很想利用這次機會,將自己對《春秋》的理解作為註釋印刷出來,傳播天下。

    而且士燮其實早就對改良白紙、發明印刷術和說出“鹿門四句”的張武非常佩服,也早就像見見這位當世聖人了。

    於是,士燮帶著自己的兒子士廞去襄陽,令自己的弟弟士壹配合虞翻處理交州的政事,等候楚侯派來的將領。

    張武得知後,徵辟士廞為車騎將軍府參軍,令平東將軍呂蒙為主將,率領潘璋、馬忠和兩萬軍隊去交州接收兵權,同時讓趙戩擬定一個名單,從荊州這邊挑選出一批官員去交州任職。令車騎將軍府長史魯肅和主簿黃權從軍中調配一批基層軍官去交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