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淮琅 作品

19、告別小聚

    八月初鍾靜收到了錄取通知書。她給自己放了一個月的假,確定錄取後,又開始嚴格自律起來,每天早起跑步,上午練書法,下午去圖書館泡三個小時。

    家屬院這個月喜事連連,古北平考上了金陵理工,鍾靜考上了華大,後勤部給他倆發了軍屬助學獎金,一人兩百元。古軍醫和老鍾瞬間成為群羨對象,恭賀讚譽不絕於耳,成天笑得合不攏嘴。

    三個舅舅聯合給鍾靜辦了謝師宴,在珠州大飯店席開四十桌。“熱烈祝賀鍾靜同學考入x華大學”的條幅拉起來,鮮花,氣球,鞭炮一個也不能少。大舅二舅西裝筆挺,小舅老鍾軍裝嚴正,舅媽們個個悉心裝扮喜氣洋洋,站在門口迎客收禮跟結婚似的......

    鍾瑩不知道姥姥家的人脈圈竟然那麼廣,四十桌全坐滿,還有些小孩子沒地兒坐被家長抱在腿上。主桌專門留給鍾靜的班主任,各科老師,教導主任,還有個副校長,一個個眼圈浮腫,臉泛油光,一看這個月就沒少喝。

    姥姥紅光滿面,全程摟著鍾靜,客人們一撥接一撥過來道賀,她時而笑逐顏開,時而動情掉淚,跟親戚們感慨:“孩子爭氣,惠珍泉下有知也高興。”

    鍾靜成了個吉祥物,她不用幹別的,就坐在那兒擺出笑臉,挨個兒跟來客握手,讓別人“沾喜氣”,或者接受絡繹不絕的合影。鍾瑩親耳聽到有一個人跟攝影師說:“照片多洗幾張,過塑燙字,就寫和華大高材生合影留念。”

    鍾靜生挺倆小時,飯都沒吃幾口,也夠累的。

    自家吃完了吃古家,古家吃完了還有誰誰家孩子也考上了什麼什麼學校,高考季,謝師季,喜酒喝不停。

    若是擱在往年,鍾靜這光宗耀祖的大名不僅會出現在自家條幅上,還會出現在學校的大喜報板,甚至珠州日報上。

    可惜今年另一位大神橫空出世,她無奈屈居人下,名字委委屈屈列在第二位,錄取學校和驚人分數彷彿都刺激不到人們的眼球了。

    晏宇,總分六百八十三,以數理化英四門滿分的優異成績成為s省狀元,全國並列第一。

    鍾瑩聽到這個消息時,跟鍾靜說

    ,並列第一,不是獨一無二的,咱們國家地靈人傑,盤龍臥虎,以後總有人治他,你心裡舒服點沒?

    鍾靜回了她一個白眼。

    晏家沒辦喜酒,也沒有接受日報省報採訪,低調的像不曾發生過這件事一樣。可是晏宇的名字仍然隨著一中校園內外橫幅豎幅喜報的宣傳,校長和教育局領導的賣力吹捧,傳遍千家萬戶。

    他父親的身份給了他很好的保護,軍隊和地方是兩個世界,沒有許可,誰也不敢暴露他的背景,打擾他的安寧。

    眾人能知道的,僅僅是一個名字而已。

    這天傍晚,晏辰跑來鍾家敲門,說他哥要走了,明晚請鍾靜去軍部招待所吃飯。

    鍾靜一臉便秘色,“請我?我跟你哥不是很熟。”

    “我媽說請你一定要去,以後你跟我哥就是大學同學了呀。再說還有北平哥,關玲姐呢,還有你們班兩個同學,我不認識的。”

    晏參謀長要低調,北城卻還有一幫親戚朋友等著恭喜晏宇,晏奶奶想孫子想得不行,打了好幾次電話,家裡便準備安排他提早回去。

    晏宇來珠州時間不長,認識人不多,搞個小範圍告別聚會也正常。

    鍾家謝師宴,曲紅素來禮了,人家不辦酒,這份人情卻不能當不存在。鍾靜想了想,答應了。

    “瑩瑩你也去。”

    鍾瑩沒想到離別來得這麼突然,她以為晏宇至少可以待到八月底,不過對她的計劃也沒什麼影響,早走一天晚走一天都註定要分開兩年。聞言搖頭:“晏宇哥又沒請我。”

    “怎麼沒請,我哥特意交代我讓你也去,他跟你也算熟人嘛。”

    “他們同學聚會,我去幹嗎?等晏宇哥走的時候我再跟他告別就是了。”

    “去吧去吧,不然我一個人混在高三學生裡多沒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