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奀月 作品

69大定

    “大哥為何猶豫,田大人身死,然其兵馬多有潰逃,我等正好追上去收為己用,再尋他處投奔。”關羽急忙順勢勸道。

    劉備立即下令收束兵馬,趁著冀州軍跟田楷軍混戰,快速朝東面逃亡而去。

    田楷軍見主帥身亡哪還有心應戰,步卒不經什麼抵抗就大都降了。騎兵被殺傷了近一半,剩下一千騎兵毫不體恤馬力地逃亡。

    留守大營的袁熙跟郭嘉,登上壘砌的土牆上,祝公道就守衛他們身後。

    袁熙一直擔心姜家的歸降有詐,一直到城中廝殺聲起,田楷軍潰逃出城,大局已定,他才籲出一口氣,同時也有淡淡的興奮。

    “如此,我軍可安坐青州矣!”袁熙高興道。不過內心也同時一凜,畢竟受降如受敵,光武帝劉秀受降赤眉綠林時,也不得不謹慎。

    君不見安史之亂,大唐輕易接受叛軍投降,沒有和漢高祖劉邦那樣殺人誅心,後來遍地都是亂軍和叛將,時叛時降很是跋扈。

    郭嘉緊裹住一件裘衣,說道,“田楷算是完了,我等挖掉公孫瓚布在青州的棋子。但還有北海、東萊兩郡未歸附,不能大意,陶謙曹操還在一旁窺視。”

    “奉孝你說,今年底能不能徹底收了兩地?”袁熙負手問道。

    郭嘉搖頭,嘆道,“雖然我軍連戰連捷,但公子不可過於冒進。東萊郡沒有大勢力盤踞,只需姜家等去遊說即可。然孔文舉自領北海來,頗得民心具有賢名,其在士人中地位更是不可計量。如貿然侵犯,恐公子在士人中的聲望……”

    袁熙也知道孔融這個名士的影響力大,但他想到歷史上的一件事,雖然局勢已經被他搞亂,但通過一些手段依然可以達到目的。

    郭嘉看袁熙沉默不語,但眉目中卻隱隱有得色,於是問道,“公子可是有了計策?”

    袁熙伸手指向北面,幽幽說道,“黃巾!”

    郭嘉聽到袁熙之策,少有的沉默了一會,不是他不知道,而是他。。。不。。忍。。。大漢養士四百年不是白說的。

    ■■■

    劉備也正是趁著冀州軍收降時的混亂,經過急行軍,終於追上停下休整不知所措的一千騎。關張兩人武勇,劉備在這些兵士面前也頗有威信,可以說是公孫瓚派來青州的,次於田楷的長官。

    經劉備一番陳說,這一千幽州騎,就順勢都投靠了他。

    “大哥,雖然我等平添千餘幽州騎,但地盤沒了,該去何處安身吶?”張飛急道。沒有供養,他們這兩千多號人的口糧都成問題。

    簡雍也走上前來,說道,“主公,現今我等有兩個選擇,其一回幽州相助公孫將軍,其二到兗州徐州豫州等地伺機起事。”

    “依俺看殺回涿縣得了,公孫將軍也正與袁紹交戰。”張飛粗聲道。

    劉備知道,幽州冀州盤踞著袁紹、公孫瓚等豪強,實在容不得他們,只能選擇一人歸附。但中原大地久經戰亂,各大小勢力盤根錯節,正是他用武之地。

    “陶徐州素有聲名,樂於接納豪傑英雄,我等正可去投奔,然後徐徐圖謀復興漢室的大業。”劉備道。

    只要是劉備的決定,關羽、張飛素來都是遵從的,兄弟三人的手緊緊握在一起,要共同闖蕩那宏圖大業。

    雖然我佩服劉備的志向和堅韌的性格,以及百敗百戰的精神,但是不得不說劉備作為朋友不夠意思。雖然我也討厭曹操和袁熙這樣的人,但是劉備這樣的我更加不認可。

    但是他的確是合格的政治家,我不認可他的處事風格,但我承認他的政治行為,足夠成熟。這並不矛盾。

    在筆者看來,劉備之所以選擇不救公孫瓚而選擇南下,究其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一方面,雖然劉備和公孫瓚是老同學,並且公孫瓚也曾收留過劉備,但是,就後者來說,顯然不願意一直寄人籬下。

    另一方面,袁紹包圍公孫瓚的戰略態勢已成,劉備實際上也沒有支援他的實力了。

    其次,君子豹變,劉備的政治敏銳力世所罕見,雖然軍機非其所長,但是就政治成熟度來看,即便曹操和袁熙也比不上劉備。

    如今袁家戰略長圍已成,非人力可為。劉備歷史上到底如何,我不得而知,但是安倍的政治圓滑度,我是見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