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染衣 作品

二百三十一節 分房

    人工湖旁修築了一個用紅磚砌成的高大如碉一般的建築物,旁邊矗立著頗煞風景的煙囪――這是水塔,來自百仞灘自來水廠的水通過管道輸送到這裡,然後由一臺蒸汽機源源不斷的提水送到塔頂上的水箱裡,這樣才能保證三層樓的每一層上的供水壓力。這臺蒸汽機和配套的鍋爐被安裝在距離住宅最遠的一個角落裡,以保證玩意爆炸的時候不會殃及他人。

    新城內的道路網絡、上下水系統、路燈照明和管路鋪設已經大致完工了。水管用得鑄鐵管――當然這種管若干年就得換一次。下水道採用磚砌的模式,一直通到城外的總排水渠。路燈使用煤氣系統以節約電力。

    公寓樓是磚木合結構,甄倩原本打算採用鋼筋水泥預製樓板,但是水泥窯出品的水泥質量不穩定,樓板的安全係數不高,而且鋼筋這東西太難得,最後考慮下來還是用木樓板。房屋的木結構是按照美國回來的建築師張興培的設計――他對木結構建築非常熟悉。結構合理,面積利用率高。採用人字形的屋頂以利於洩水,防滲漏用的是瀝青和油布窗是木器廠批量製造的標準化窗。電器電線和照明燈具用得是從宿舍裡拆下的,每套公寓的安裝數量有嚴格限制,以最大限度的節約電器電線。

    為了滿足元老們追求家庭生活的需求,廚衛設備全部配套到位。安全起見和節約材料兩個角度出發,廚房裡配備的是節能煤球爐。衛生潔具是穿越眾們的強項,jing心燒製的瓷磚、馬桶、浴缸……全都配以各種e彩的彩繪裝飾,顯得奢華無比。

    公寓內的傢俱同樣是建築方提供的――臨高建築公司的這個項目不僅負責建築、硬裝,還負責軟裝。

    不過,大家在審美趣味上各有千秋,眾口難調,所以在具體的傢俱款式、裝飾品、布藝的選擇上,甄倩採用了樣板房的模式,展示了目前他們能提供的產品。大家現場看了效果之後再按照自己需求購買。

    傢俱,是從木製品廠批量製造的現代款式的簡約風格傢俱――當然全部都是原木e的。彩e傢俱漆目前還是奢望。也有從戰利品倉庫裡搞來的各種明式傢俱;裝飾品,有各種瓷器、漆器、玩器和字畫。

    蕭子山看了一間樣板公寓,覺得公寓很有“宜家”的感覺。原木e的簡約風格傢俱,藤編的歐式沙發,舒服的搖椅,配套的布藝產品e彩明快――用得是著名的印度印ua布製造的。填充的材料的是木棉。

    “非常好,即大方又舒服,還節約材料。”蕭子山對陪同他參觀的甄倩表達了讚許。

    “這是現代風格的,還有古典風格的。”甄倩笑著說,“古典風選擇餘地大,戰利品倉庫裡什麼都有。”

    他們從公寓樣板房裡出來,正遇到劉三和烏雲ua兩個,正在公寓外面的道路上漫步,烏雲ua不時指指點點,劉三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蕭子山知道這是在挑房子――他們屬於夫照例是分一套80平方米的,但是80平方米的公寓不多,可選擇的餘地小。烏雲ua總覺得看來看去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