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大佬在星際時代 作品

第1223章 想通的宋冬

  臉上溫熱的觸覺讓易陽的身體一頓,雖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這感覺屬實不賴……

  心結已解的宋冬頓時感到睏意襲來,衝著易陽笑眯眯地擺了擺手,一蹦一跳地離開了走廊。

  只留下易陽端著酒杯一臉的莫名其妙和回味……

  辰龍號在航線上安靜的行駛,星網上則因為星門的討論逐漸喧鬧起來。

  人工蟲洞的概念大約500年前就在科學界開始進入正式的討論。

  只是按照當年的推算,扭曲空間所需要消耗的能量將是一個天文數字,以人類的能源輸出根本不可能實現。

  這個能量需求有多大呢?

  以當時聯盟的生產力計算,打通一條10光年的蟲洞就需要整個聯盟一年所能夠生產的能量總和!

  這還僅僅只是打通,若要維持蟲洞穩定能夠供飛船通行所需要的能量還要更多。

  就算科學家們有辦法提供這麼龐大的能源供應,可是什麼樣的設備才能承受這麼大的能量在短時間釋放呢?

  當時的科技就連可控的聚變反應都做不到!

  所以當時的科學家斷言人工蟲洞只能存在於理論計算上,現實世界根本就造不出來這樣的裝置。

  人工蟲洞的研究工作剛開始就被擱置下來,直到陳三水這個空間物理專業的天才出現。

  陳三水早期的一系列空間物理理論的發表讓人工蟲洞課題看到希望。

  事實上這個課題在陳三水的理論支持下也確實有了突破,實驗室環境下的人工蟲洞可以將小質量的物體傳送到一光年左右的距離。

  一光年聽著很長,但是放在宇宙尺度下就顯得那麼渺小,這個距離連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系都無法到達。

  這就好比動用了大量的能量結果只完成你從家裡穿越到樓下的距離,是要比電梯快,但是毫無意義。

  還有一點,這種基於空間摺疊下的蟲洞傳送技術誤差很大,而且極易受到干擾,想要在軍事上應用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