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世不可追 作品

第一百二十五章:慾望母樹?融合武魂的猜想

這個“道”,其實就是天地元氣周遊不怠的運行原理,也是天地萬物存在的基礎。

如果有人能夠將這種“道”運用到武學之中,就能夠創造出一些驚世無雙的絕世功法。

最明顯的一個例子。

地尼就參考了謝泊的【道心種魔大法】,從而推演獨創出修煉“仙胎”之法的【慈航劍典】。

“仙胎”與“魔種”就是一對截然相反,又能夠互補的存在,就像是“正”與“邪”的對立。

再比如,魔門中出身於花間派,又掌握另一份補天閣【天魔策】傳承的“邪王”石之軒。

他就將生機勃勃的花間生氣,與死氣泠然的補天死氣融為一體,竟然能夠利用佛門心法運用自如,從而創造出一種絕世功法【不死印法】。

一些人以為【不死印法】是一種高明的幻術,實際上是一份不明所以的誤解,對於“道”的理念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生死順逆,周流六虛,陰盡陽生,陽盡陰生。

這是【不死印法】的核心理念,也是世人誤認為其為高明幻術的原因。

天地元氣從頂灌腳,又從腳灌頂,正如生的盡頭是死,死的盡頭是生,就像是天道般週而復始。

這是石之軒對於“道”在武道中的運用!

而與之類似理念的,還有以後的陰癸派的綰綰。

她晉升到十八層【天魔大法】的方式,卻是延續陰癸派的老本行,也就是採補另一位具有純陽道功的男子。

首先,修行【天魔大法】的女子要將全身至陰至柔的天魔功力從丹田氣海散去。

之後,再讓身懷純陽道功的男子將全身的精純道功隨著元陽灌入其體內,直至精純道功運及該女子四肢百骸,周身經脈。

最後,該女子再將從氣海丹田內散去的至陰至柔的天魔功力,與至陽至純的道功功力融合在一起,從而人為地達到陰陽消長,天人化生的天道狀態!

還有波斯拜火教,也就是明教的宗教理念——“光暗善惡”,即二宗思想,也是暗含了“道”的陰陽原理。

太初世界在光暗交織中誕生,大明尊及其光明諸神與黑暗魔王不斷鬥爭,最終在世界毀滅前大獲全勝。

明教的武學理念與其教義密切相關,講究明與暗兩種終極對立的力量,由明轉暗,由暗轉明,明暗交替,太初乃生。

中土明教的至高武學【乾坤大挪移】,就是專講“以氣御氣”的法門,猶如光明對抗黑暗,黑暗抵禦光明,這才能做到挪移、運使外來的一切勁氣。

而在鬥羅世界眾多的武魂融合技中,有一對武魂融合技顯得格外獨特,它們蘊含了“道”的理念,令人矚目。

這一對武魂融合技,是由菊鬥羅月關的奇絨通天菊武魂和鬼鬥羅鬼魅的鬼武魂相互融合形成的。

菊鬥羅月關的奇絨通天菊武魂,擁有著威猛無鑄的至剛至陽的生命能量,象徵著“生”的存在。

而鬼鬥羅鬼魅的鬼武魂則擁有著無與倫比的至陰死氣,恰好象徵了與之對立的“死”的。

這兩種武魂彼此互補,相互纏繞,形成了一種奇妙的和諧。

而這兩種屬性截然相反的武魂融合之後,就形成的“兩極靜止領域”,

在這個領域中,時間彷彿靜止,空間彷彿凝固,一切的攻擊和防禦都被暫時剝奪,甚至能暫時定住天青牛蟒與泰坦巨猿。

這種威能,正是“道”的體現之一!而藏相信,他也可以將象徵“道”的陰陽理念運用到武魂融合之中。

如果說充滿了生機勃勃的生命力的“青木武魂”,代表著象徵“物質”層面的陽。

那麼與魔種鏈接在一起的“心靈之瞳”,就代表著“精神”層面的陰。

而將這兩種武魂融合在一起的具體辦法。

首先,藏要運用“炸環”這種高超的技巧,將加持在“青木武魂”和“心靈之瞳”上的所有魂環炸碎,化作兩種精純至極,屬性卻截然不同的魂力。

炸環的力量會將魂環內的能量瞬間爆發出來,形成一種極具破壞力的能量。

之後,藏運用至高無上的魔種威能,操控這兩種武魂上所有魂環炸碎後產生的魂力,將它們一起與魔種異力融合在一起。

這兩種魂力就像是太極圖中那兩條互相追逐纏繞的陰陽魚,而魔種則是中間那條分割兩條陰陽魚的無形之線。

魔種的異力擁有強大的能量和詭異的能力,可以調和並融合各種不同的力量。

而在兩種魂力融合的過程中,魔種異力就會自然而然地與“青木武魂”和“心靈之瞳”融為一體。

這種融合並非簡單的結合,而是一種昇華,一種提煉。

最終形成的武魂,將是一種類似於“巨樹”的形象,但同時又帶有詭異莫測的精神異力,以及魔種異力所掌控的無窮魔念、魔氣。

藏還給最終形成的“巨樹”武魂,取了一個形象的名字。

——“慾望母樹”武魂。

………………

在瀑布的另一邊,唐昊身姿挺拔,他簡簡單單地站在原地,手持著那柄巨大的昊天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