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九百四十六章 說服俄國?

  “我們要想想辦法,將華夏的人精力放到奧斯曼帝國,我們急需一個好消息來提振士氣,不然俄國發生的事將在法國上演。”

  法國的政府軍事顧問霞飛元帥摘下眼鏡,將地球儀劃到奧斯曼帝國的位置。

  “如何引導他們?我們在他們身上已經付出了太多,但是他們永遠不會履行諾言,不能在繼續這種毫無收穫的投資了。”

  喬治勞合敏銳的感到不好。

  催促華夏人進攻,每催促一次,華夏人就要收一次好處,然後進行一次有限度的進攻。

  隨著時間的推移,華夏人的胃口變得越來越大,要是再催促,不得大出血?

  至於盟友?別逗了,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這次,至少得讓華夏認為比進攻亞美尼亞的利益更大,才有可能推動華夏帝國進攻。

  不然,喬治勞合也想不通華夏為何不進攻亞美尼亞。

  畢竟亞美尼亞屬於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打下來後還能封鎖高加索方向俄國對外的聯繫能力。

  完全符合華夏帝國的利益,也符合作為協約國一員的義務。

  那麼一塊地盤,夠華夏人拖幾個月了。

  “華夏人這次向阿拉伯運輸了許多物資,甚至影響到了向歐洲的物資運輸,我想他們已經準備好了進攻。”

  “如果我們有時間的話,我們能靜靜的等待華夏人的進攻,但是我們沒有。”

  “我想,華夏人正在等著我們找上門去。”

  霞飛神情複雜的點燃一支香菸。

  “我們不能如華夏人所願,他們擴張的太快了,這樣會留下嚴重的後果。”

  “至少,俄羅斯帝國必須在亞洲地區留下一個前進基地。”

  喬治勞合知道霞飛在說什麼,更知道華夏人在等什麼。

  正常要進攻,是不會進行如此浩大的運輸的,這不符合軍隊戰術的需求。

  進攻應該有突然性,這樣才能儘可能減少損失,獲得戰果。

  “法軍的情況很不樂觀,希望英國能繼續向法國增兵,不然法軍將不得不放棄一些防線,收縮陣地。”

  霞飛抖了抖菸灰,嘆了口氣。

  “我們已經在海洋上取得了勝利,只要堅持下去,勝利是屬於我們的。”

  “德國人不過是強弩之末,這樣規模的進攻是持續不了多久的。”

  喬治勞合狠狠的抖了抖鬍子。

  霞飛這是來求援的,但是英國的情況又能好到哪裡去呢?

  是的,即便德軍在四個月內擊沉了三百萬噸英國商船,英國的情況也遠比德國強。

  到也僅僅是如此了,開戰以來,英國的基礎物資物價提升了100%,許多緊俏必需品如藥品價格更是暴漲。

  與之相伴的,是英鎊實質上的貶值,雖然英國政府對英鎊的含金量沒有做相應更改,但是英鎊在國際上的購買力正在大幅度下降。

  到現在,英國每天要為戰爭支出一千萬英鎊,按幣值含金量算,相當於五千萬美元,或者七千萬兩白銀。

  甲午戰爭之前,日本建立聯合艦隊的投入也就六千多萬兩白銀,相當於一天消耗一支聯合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