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八百三十五章 彈幕


  西里爾走華夏帝國外交部,抬頭望了望西方,下午六點的太陽,突然變得有些刺眼。

  要是用一個字來形容此時西里爾的心態,那就是——麻!

  西里爾攛掇俄國人來成立聯軍指揮部,表面上打著統一指揮的名頭,實際上是在挑撥華夏帝國和俄國人的關係。

  華俄兩國都在奧斯曼帝國佈置了兵力,俄國位於北方,向南方打,處於守勢。華夏位於南方,向北方打,處於攻勢。

  雖然華夏帝國在奧斯曼帝國戰場上連招連勝,而俄國人甚至接連丟失了幾個省,但是論國際地位,華夏帝國還是不如沙皇俄國。

  成立聯軍本就是應有之義,如果華夏帝國直接拒絕,在同盟中的位置會變得略微有些微妙。

  但是華夏帝國本就不可能放棄軍隊指揮權,這個問題在華夏帝國加入戰爭之前和英國的談判中就多次提及。

  西里爾打算逼迫一下華夏人,因為華夏人自從加入戰爭以後,對歐洲的態度就越發的敷衍了。

  先是明明有上百萬軍隊,還擁有數億人口,隨便就能拉出一支規模百萬的遠征軍,卻只在奧斯曼帝國維持了一個集團軍。

  然後是提供給歐洲的物資供應的量並沒有增加,還時不時延遲交貨。

  戰爭進行了兩年了,華夏帝國在戰爭初期建設的工廠基本上都已經投產,按理說此時的供應量應該大幅度增加才對,但是並沒有,不知道華夏人將產能放到那兒去了。

  凡爾登已經流盡了法國人的血,現在凡爾登地區集結了上百萬英法聯軍,這其中不少法軍已經是十八九歲的少年。

  
  英國人的情況也不太好,英國人主導的索姆河戰役,讓英國損失了十多萬盅格魯撒克遜人,英國本土突然多出十幾萬寡婦。

  其他諸如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亞的英國人也死傷慘重,至於如印度人一類的殖民軍,那更是死的沒數了。

  西里爾想要讓華夏人表態,藉助聯軍的機會逼迫華夏人,確定登陸歐洲的時間。

  拒絕了聯軍,又拒絕派兵,不太合適吧?

  結果,華夏人根本不按套路出牌,三言兩語,竟然同意了成立聯軍,並且把總司令的位置讓給了一個俄國人。

  俄國人也離譜,竟然同意了由華夏人擔任總參謀長,負責制定作戰計劃。

  都談到作戰計劃了,西里爾覺得,這可能不是那種面和心不和的合作,華夏人可能是來真的。

  “為什麼?這樣對華夏來說,有什麼好處?”西里爾看著刺眼的夕陽,想不通,麻了。

  不管是大義上還是力量對比上,華夏人都能爭取總司令的位置,雖然俄國人不一定同意,但是為什麼華夏人根本不爭取?

  而且你都這樣做了,我還怎麼逼迫你?

  “不行,我要將這個消息彙報給倫敦,華夏人到底怎麼了?”西里爾根本想不通華夏為什麼這麼做。只能請求支援。

  …………

  一月八日,奧斯曼帝國第二集團軍與華夏帝國第四師進行了初步接觸,雙方在比雷吉克外圍進行了幾次低烈度的進攻與防守。

  一天戰鬥下來,奧斯曼人傷亡六百多人,華夏帝國傷亡五十人左右。

  這就是一戰守軍的主場優勢,如果在合適的陣地搭配,面對步兵的進攻,十比一的傷亡率都算是小的。

  在這之後,十四師前沿的士兵逐步撤出外圍陣地,向幼發拉底河西岸陣地集結。

  一月十五日,奧斯曼人就這樣愉快的“進攻”到了距離幼發拉底河不到十公里的地方。

  這裡只剩下了一條華夏人的方向,再往後,十四師只有一條狹窄的河邊工事,那是用來掩護西岸的軍隊撤退的工事。

  此時,李雲飛就躲在橋邊的底下指揮部裡。

  “今天下午,六十團已經撤退到37號高地,再往東至河邊都是一路平坦的沖積平原。”參謀長翻看著戰報。

  “奧斯曼人來了多少?”李雲飛叉著腰,踩著小水窪。

  在岸邊修建塹壕等工事是最困難的,滲水問題會導致塹壕坍塌,在溼漉漉的塹壕中,士兵還面臨著很大的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