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七百八十五章 兩個半小時茶水

  1914年,大鐵路計劃並沒有開始實施,但是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在進行了。

  南華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打著開採石油的幌子,進行了大規模的勘探活動,嘴上說著石油勘探,實際上在進行鐵路修建的前期勘探工作。

  出於和英國、奧斯曼帝國、俄羅斯帝國的地理區位因素,綜合考量之後,南華選擇了更長的北線。

  北線從巴格達起,向東北延伸至邊境,這一段目前已經建好了,阿拉伯生產建設兵團當時還有不少勞工,建設難度並不大,成本也不高。

  在規劃中,這條鐵路還會從邊境向東延伸,途徑裡海岸邊,然後繼續向東北延伸至土庫曼斯坦,最終通過塔吉克或阿富汗抵達西域,與大鐵路向連接,不過這是很久以後的事了。

  這樣一條鐵路更長,要跨越扎格羅斯山脈北部,還要經過寬闊的高山丘陵地帶,施工難度不小,成本高。

  但是跨越這一截之後,就能抵達裡海邊緣,然後可以沿著裡海邊緣的平坦地帶,繞過厄爾布爾士山脈,總里程長一些,但是建設難度低,建設週期更短。

  不過,此時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都是沙皇俄國的領土,而非阿富汗那種英國保護國,當時陸軍都以為要同時準備同英俄兩國開戰。

  林安民則在思考英國人和俄國人同意的可能性,或者說英國人同意的可能性,俄國人是肯定會同意的,這樣一條鐵路,會大大方便俄國人進一步侵略波斯或阿富汗。

  交通部也評估過,如果選擇南線,不僅要跨過扎格羅斯山脈最陡峭的部分,還要跨越大片荒漠地帶,這樣一來雖然路程更短,同時對波斯的控制力更強,但是建設和維護成本高到離譜。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山脈之中建設鐵路,無非就是開山、搭橋、挖隧道一類的工程,建設完成之後,維護成本也就那樣,只要不出現地質災害,一般不會有太大問題。

  而荒漠之中呢?特別是要通過一個鹽漠,可以說是每時每刻都在侵蝕著鐵路路基和鐵軌,說是一個長久的地質災害都沒問題,維護成本高出天際。

  而英國人應該是發覺了華夏修建美索不達米亞鐵路時有些小心思,在南線規劃上搶先修建了一條窄軌鐵路,用於運兵,目前還在修建一條標準軌鐵路。

  “喂,我是林安民,找陛下。”林安民對比完地圖後,大概有了猜測,拿起電話,直接打給了劉一鳴辦公室。

  “陛下,我找到一份附錄,關於英國人在1914年進行鐵路勘探的情報圖,再對比了近期英國在波斯的地圖建設以後,有一個猜測。”

  “英國人很可能是猜測我們希望修建一條直接連通阿拉伯和西域的鐵路,這符合我們的利益,就像德國人希望修建巴格達鐵路。”

  “1914年,我們進行進一步鐵路建設時觸動了英國人,同時俄國人的波斯鐵路也已經開工,所以他們建設了一條運兵鐵路為對抗。”

  “不過,由於在我們的規劃中,這條鐵路並未打算在近些年開工,所以我們並沒有在意,但是英國人卻誤以為我們知道他們知道了。”

  另一邊,劉一鳴聽完這番話後拍了拍腦袋,情報部門的一帆風順讓他昏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