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東南亞之王 作品

第四百一十七章 禁運

  原本是有一次大動盪,但是南華來了以後,南美關係時好時壞,乾脆自己製作了最大的橡膠消費市場和生產市場,自己就能主宰大盤。

  所以歷史中存在的大動盪也就應該消失才對,特別是美國已經在用巴西橡膠,不然巴西怎麼有錢來南華買船?

  “三個月以來,橡膠漲了17%,現在一噸橡膠已經炒到1796元,遠超市場價,我覺得背後不太對勁。"許輝說道。

  “不是英國就是美國,但是我認為,更大的原因是需求提升了。劉一鳴翻了翻數據記錄。

  “阿拉伯號,新式戰艦的命名,另一艘叫夏威夷。阿拉伯號滿載排水量31000噸,整條船用了約75噸橡膠製品,製作這些需要消耗一百多噸橡膠。"

  “英國有幾百條軍艦,當然不是都有這麼大,但是消耗橡膠不會少。你沒發現嗎?

  馬來半島上已經種植了不少橡膠樹,只是還沒進入生產期。”

  "這都還是小頭,一輛車要幾十公斤,重載卡車要上百公斤,蒸汽機,各種機床,各種機器設備,都需要用到橡膠。”

  "多的不說,去年我們生產了三十多萬輛各類汽車拖拉機,五十多萬輛摩托車,光這些我們就花掉了近二十萬噸橡膠。”

  劉一鳴看著優美的曲線,這都代表著錢啊!這時候的錢可不是信用貨幣,和賴皮的美國不同,你拿著英鎊,是真的能換出黃金的!

  當然,換的多了,就會出問題"可我們今年的產量預計是200萬噸。“許輝說道。

  “不夠!遠遠不夠!“劉一鳴揮揮手。

  "不用去管期貨,價格好我們就賣,價格不好就屯著,作為戰略儲備。"橡膠這東西,永遠都不愁賣,儲存也方便。

  而且最重要的,橡膠林在建設兵團手裡,即便要儲存,也不需要付出太多成本,不會佔用太多資源,只是可能影響到財政。

  畢竟橡膠是南華四大主要經濟作物之一。

  最多不過是多發一點貨幣的事情,南華的體量能頂住。

  “好吧,剛才西里爾的意思,是想挑動我們和青帝國對立嗎?"許輝合上筆記本,問道。

  "應該是我們的發展和英國的收縮刺激到了英國人,而且西方普遍不認同出現一個強大而統一的華人國家。"劉一鳴問道。

  細數西里爾提出的條件。

  首先武器禁運,這個事沒什麼,但是英國希望南華立刻停止武器出口,包括自己簽訂了合同的武器。

  英國人可能不知道,南華已經同青帝國簽訂了軍艦訂購合同,南華船舶設計局已經接下了訂單,代表團已經帶著四分圖紙北上,船廠也開始準備物料,只等項目確定,直接開工。

  但是英國人不在乎,他就是想讓南華同青帝國的關係變差,越差越好。

  如果南華違反合約,不僅要賠償違約金,各種前期準備就打了水漂,少說直接虧損五六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