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

 柴油機的聲音逐漸遠去,現場也隨之重新歸於寧靜。 

 除了被撞爛的路障以外,似乎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中尉平復了一下驚魂未定的心情: 

 “跟上級彙報,就說剛剛有一支kfor車隊通過了檢查站,詢問我們是否需要跟進去。” 

 “可剛剛那是俄……” 

 旁邊的另一個人滿臉震驚。 

 畢竟對方連車上的國旗都沒摘,之所以寫著kfor,顯然也並非為了迷惑他們。 

 要麼是想表達當初kfor組建時沒收到邀請的不滿,要麼就是單純的惡作劇而已。 

 但話還沒說完就被中尉打斷了: 

 “我只看到了一支寫著kfor標識的盟軍車隊,你們呢?” 

 無線電操作員當即會意,趕緊調整頻道,試圖跟上級取得聯絡。 

 …… 

 第二天一早,震驚世界的消息傳來。 

 一支大約200人規模的vdv車隊,已經開進了巴爾幹地區的中心機場。 

 面對質疑,俄國人也是振振有詞: 

 “盟軍行動不是已經結束了嗎,那我現在受駐在國邀請準備在此地維持和平,應該也是很合理的吧?” 

 “你們的行動前天晚上才造成了一百多平民傷亡的慘劇,其中大部分還都是你們自己人,說好的為了維護人呢?” 

 “叫伱們當初組建korf的時候不帶上我,現在遭報應了吧?如今亂成這樣,維護和平不靠我,難道還能靠你們?” 

 “現在反正我人已經派進去了,那就不可能出來,不過我願意作為中間人主持交換俘虜,並且組建完全公開的調查團來調查前天到底發生了什麼,所有想要參與進來的國家和組織我們一併歡迎。” 

 “……” 

 這番表態結束之後,華夏也跟著站了出來,表示我也早就跟說過,要以和為貴,不要亂動兵戈,你們看,現在亂套了吧。 

 另外既然大侄子已經說話了,那我作為五大善人之一,也不好推辭國際責任,就勉為其難地做個表率,同意派人加入調查團,也支持把整個調查過程和結果進行公開…… 

 這麼大的事情,調查肯定是免不了的。 

 否則沒辦法給當事各國民眾一個交待。 

 但無論是美國還是歐盟都各懷鬼胎,顯然不可能允許調查結果真的公開透明。 

 至少不能是俄國人主導的公開透明。 

 誰知道會查出些什麼來呢? 

 而且,馬洛特准將還在對面手裡,如果時間拖得太久,也難保不會招供,顯然得快刀斬亂麻…… 

 於是,美國方面當即提出,調查要想保證公平,肯定不能隨便什麼阿貓阿狗都往裡面塞人,因此應該在公平正義的安理會框架內進行組織。 

 考慮到調查團本身的安全,以及為了監督巴爾幹地區後續的人情況,同樣應該在korf的基礎上,以安理會的名義組建一支負責維和的單位。 

 最終,在經過連續幾輪的扯皮之後,korf最終被擴充成為了一支包括五常在內,由總共將近30個國家組成的部隊,甚至為了把水攪渾,還納入了不少完全是打醬油的成員…… 

 而沸沸揚揚巴爾幹局面,也就以這樣虎頭蛇尾的形式,迎來了暫時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