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468章 貼牌生產

 “好,那我馬上就去辦……” 

 …… 

 此時的常浩南還不知道,自己的一番騷操作已經開始改變世界,至少是東亞製造業的格局。 

 他等了很久的新設備,終於到了。 

 儘管京航建立的那個新機構名字叫做“壓氣機研究中心”,但那只是掛羊頭賣狗肉而已,實際上按照唐林天的野心,這裡應該成為為航空發動機的全領域研究機構。 

 所以在當初制訂規劃的時候,他就不僅僅把目光侷限在了試驗型壓氣機上面。 

 有關燃燒室和渦輪的實驗設備也沒少採購。 

 其中就包括常浩南眼下急需的一臺非接觸測溫臺。 

 當然不只是一部溫度計那麼簡單,還包括一部用於燃燒加熱的火焰筒,以及一個可以輸送足量氣流的壓氣機,這樣就可以模擬發動機運行過程中燃燒室或者渦輪的工作情況。 

 劉永全站在距離常浩南不遠的地方,低頭看著面前的操作說明,不時報出一條條指令,而後者則正在爬上爬下地調試著設備。 

 本來以常浩南現如今的地位來說,這種事情完全可以由專門的設備操作員完成,但這個航發測溫臺是他根據後世見過的同類設備找410廠定製的,第一次調試實在不放心由別人來幹。 

 “常總,你準備在咱們的新發動機上換用衝擊冷卻方式?” 

 趁著設備電腦啟動自檢的功夫,劉永全抬起頭,向常浩南問道。 

 他雖然主要負責壓氣機部分的設計,但因為成天跟著常浩南,所以不免也會接觸到其它幾個方面的工作。 

 看著旁邊桌上的測試數據,劉永全實在想不到還有什麼辦法能把綜合冷卻效率提高到0.7往上。 

 要知道哪怕在cfm56或者al31f的渦輪葉片上,這個數字也就是0.4-0.5左右的水平而已。 

 誠然更高的冷卻效率可以降低對於渦輪材料的要求,或者在材料相同的情況下提高壽命,但衝擊冷卻本身對於需要氣流穩定的噴氣式發動機來說卻並不友好,而且大面積衝擊冷卻需要射流縫,也會造成不必要的流量損失 

 “當然不是……” 

 常浩南搖了搖頭,同時開始設置電腦上的初始測試參數: 

 “我有一種更具想象力的方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