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375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

 只要有型號在研,那就有辦法快速鍛鍊人才隊伍。 

 比如常浩南和姚夢娜帶出來的林示寬,如今已經快成為整個華夏數字化設計製造領域的大師兄了。 

 根本不用他多操心。 

 然而在航空動力領域,情況就要嚴峻得多了。 

 毫不誇張地說,除了606所/410廠和這對組合勉強有一些自主研發的經驗(大部分還是失敗經驗)之外,剩下的是真帶不動…… 

 只能是手把手教。 

 可是現在常浩南手上的項目相比一年前多了何止十倍,根本沒有足夠的精力四處奔波再去各地搞一對一輔導。 

 也沒那麼多項目給大家分別練手。 

 單單渦扇10正式搞起來,就差不多能吃掉航空動力領域每年研究預算的一多半。 

 況且現在航發這邊還沒有獨立出來,理論上仍舊需要作為主機型號的配套才能上馬。 

 總之,在最近一兩年的時間之內,渦扇10應該都是唯一一種從頭開始走流程的航髮型號,也是給航空動力系統練手的獨苗,最因此好是讓其它單位也有機會參與進來取取經,同時把經驗應用到對現有型號的改進之中,逐漸積累科研力量。 

 比如鎬京的渦扇9、建寧的渦槳6和渦軸8、冰城的渦軸5,都可以作為這一過程的獲益者。 

 等到這些成果逐漸反哺到軍隊建設和航空工業發展上之後,航空動力系統再說“脫離飛機型號獨立立項發動機”這種話的時候,好歹也能有些底氣。 

 “每一家都派人進京的話,這個動靜其實也不小了……” 

 電話那頭的丁高恆要考慮的事情顯然更加宏觀一些。 

 在京城這種地方,有很多非技術因素都需要考慮。 

 聽到對方在會議地點上有些猶豫,常浩南趕緊解釋: 

 “丁主任,這個倒不一定非得在京城開,只要您能批准,然後把場地給安排起來就行。” 

 “這樣的話問題應該不大。” 

 丁高恆也鬆了口氣: 

 “更具體的事情,你來科工委面談吧,我派輛車過去接你。” 

 (本章完) 

 <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