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226章 大飛機產業園!協議達成!

 絕對是能上晚7點新聞的大事! 

 不過懷國莫畢竟身經百戰,終究還是剋制住了自己,暗中示意常浩南拿主意。 

 “ait系統雖然並不在我方禁止出口的技術名單上面,但要走通對外銷售的審批流程,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後者清了清嗓子,第一句話就讓華夏這邊的不少人愣住了。 

 啥禁止出口的技術名單? 

 我咋不知道還有這種東西? 

 好在能坐在這裡的人,都還是有些談判專業素養的,況且現在大家都能看出己方佔優,很快意識到了這是準備提條件。 

 果然,常浩南緊接著繼續道: 

 “但如果把出口的名義改為合作生產,那倒是可以幾乎省去整個流程,馬上就可以開始工作。” 

 “恕我直言,常先生。” 

 施耐德搖了搖頭: 

 “貴方在結冰和防除冰領域確實建樹頗豐,但就航空製造水平來說,我不認為可以進行你說的合作生產。” 

 這倒不是假話,a330這種級別的飛機,別說生產了,華夏目前連總裝都沒辦法馬上做到。 

 停頓片刻之後,他又繼續說道: 

 “不過如果貴方有興趣,那麼之前我們談過的ae100項目倒是可以……” 

 必須說,施耐德還是比較有東西的,這個是竟然還能想到拿已經基本涼透了的ae100說事,準備再賺上一筆。 

 不過被常浩南直接進行了一個打斷: 

 “施耐德先生,由於我國航空工業發展路線的變化,ae100已經不符合我們的實際要求,就沒必要繼續談下去了。” 

 讓空客按照華夏標準設計飛機這種事情,連提都不用提,所以他乾脆直接挑明瞭自己的要求: 

 “不過,雖然我們對於生產ae100沒有興趣,但卻很願意成為空客飛機的零部件供應商。” 

 “以我國目前的航空運輸市場發展速度,未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內,需要購買的客機數量必定是一個巨大的數字,我想空客公司應該很願意吃掉其中一部分蛋糕。” 

 “而如果能在銷往我國的飛機上面,應用一部分我國生產的零部件,我想一定會有利於貴公司飛機型號的競爭力。” 

 “當然,關於供應商的資質,以及零部件的質量,可以由貴方派人來進行核驗。” 

 施耐德沒有馬上回答,因為這不是他的職權範圍。 

 但無論是他還是常浩南都清楚,空客應該不會拒絕這個要求。 

 畢竟一架飛機上面,也不是所有零部件都是技術含量拉滿。 

 施耐德想的自然是,把佔比較大但技術含量和利潤率較低的部分丟給華夏生產,從而提高銷量。 

 而常浩南想的則是,只要空客體驗過華夏這邊的生產能力之後,逐利本能就勢必會促使他們把越來越多的生產環節搬到華夏來。 

 畢竟,前世的時候就是如此。 

 他只不過把這個過程提前了幾年而已。 

 一方面,儘管這些歐標零部件不能被直接用於未來的華夏大飛機,但工程師和工人的經驗卻可以助力未來的航空產業發展。 

 另一方面也必須承認,這個年頭,哪怕是歐洲人覺得利潤率較低的部分,放在華夏這邊一樣是個香餑餑,還能解決火燒眉毛的大量就業問題。 

 因此,常浩南是準備藉此機會,提前佈局一個大飛機產業園! 

 該去搞殲10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