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111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

 類比一下的話,大概是從零開始建立一座圖書館,因為沒有經驗,只好照著其它圖書館的樣子,先確定書籍分類方式跟所需書目,至於具體的書可以後面再慢慢補齊。 

 在這種情況下,劉振響評價gjb/z64-94“還有一些不足”確實是給科工委留足了面子。 

 畢竟它實際上就是個殼子,相當於擺在書架上佔位的假書…… 

 “我認為,這份指南中已經有了很強的操作性,可以考慮派出一個專家組到624所,確認渦噴14的地面測試結果,並依託指南內容和既有工程經驗對gjb/z64-94中的操作和評價規範進行修改,以更好地進行畸變實驗評定技術研究。” 

 這種內部進行的小規模座談會本來就相對隨意一些,加上劉振響在航空動力領域的地位十分超然,因此他也沒有搞什麼彎彎繞,而是在介紹完成之後直接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我倒是覺得,寫出這份指南的人,想的應該並不是要對老標準進行修改。” 

 劉振響的話音剛落,坐在會議桌尾端的另外一位專家開口表達了不同的意見。 

 他輕輕彈了彈手中的文件: 

 “因為我是這邊最後一個,所以佔了些便宜,比各位同志看得時間更多一些。” 

 “1994標準是借鑑了arp和air系列通用規範制訂的,在評定方式上有很強的英美風格,比如使用畸變網來模擬典型畸變流場,通過對最大瞬時畸變的描述來研究畸變對穩定性的影響,建立壓氣機喘振或失速與最大動態畸變量之間的關係。” 

 “這一套方法一方面耗資巨大而且非常繁瑣,另一方面,跟我國現有的航空發動機設計體系的配合程度也不好。” 

 “但我們剛剛看的這份指南思路完全不同,它採用了發動機進口綜合畸變指數中的紊流度來評定壓力畸變,測試方法也是採用了86年的時候,劉院士曾經提出來過的插板模擬法,不過應該是對板型進行了優化和討論。” 

 “更重要的是,在這份指南的最後部分,還提到了工程設計階段的氣動穩定性綜合評估方法,我簡單看了一下,絕對是有過發動機設計經驗的人才能寫出來的東西,指導性非常強。” 

 “所以這絕不是對1994標準的修修補補,我們應該把它當做一個屬於我們華夏自己的、全新的標準來對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