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98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

因為上個星期,京城那邊的杜義山聯繫了601所。

有一個來自冰城工業大學的課題組發現可以通過在壓氣機葉片壓力面和吸力面之間開縫的手段減小流動損失。

相關的實驗數據也很快被郵寄到了常浩南這裡。

收到資料之後,他在一個理想的stage35壓氣機模型上花費一晚上時間進行了一次模擬。

再結合那位於飛副教授提供的數據,可以確定,這個現象是真實存在的。

不過,在理想模型上對單一自變量進行研究總歸是簡單的。

要想應用到實際設計中,還需要考慮更多現實因素的影響。

尤其渦噴14的壓氣機葉片在被常浩南改進之後,必定會出現大量的彎、扭、掠設計,這又導致實際流場和理想情況下的平面二維流場存在巨大差距。

看著眼前被提交上來的數據,常浩南第一次面對這樣幸福的煩惱——

改善性能的辦法太多,到底要不要都用上呢?

相比於重點放在增加喘振裕度的彎掠設計,葉片開縫還可以減小壓氣機造成的總壓恢復損失,尤其是在有一定攻角的情況下。

雖然對於發動機的紙面最大推力影響不大,但卻能夠明顯改善惡劣進氣工況下的性能和穩定性。

這是殲8-3目前最需要的。

“只有小孩子才做選擇……”

作為一個成年人,他自然是想全都要。

但是另一方面,常浩南哪怕在重生之前都從未接觸過射流縫相關理論。

這對於他來說是全新的知識。

由於目前系統正在進行的項目只考慮了修改葉片形狀,所以要想臨時加入一個新的自變量,就得完全依靠自己。

以常浩南如今對於數值模擬的熟練程度,這個活不至於幹不了。

但沒了系統提供的工作效率buff,進度方面可就沒了保證。

……

好在這種煩惱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因為第二天一早,姚夢娜找上了已經在機房睡了兩個晚上的常浩南。

“學弟,關於那個葉片開縫問題,我有幾個地方需要你幫忙。”

“幫忙?”

睡眼惺忪的常浩南有些茫然地回過頭,充滿血絲的眼睛把後者嚇了一跳。

幾秒鐘後,他才徹底清醒過來:

“等等……意思是伱之前就已經研究過了?”

這絕對算是個意外之喜。

“嗯,其實在杜老師聯繫我們之前,我就已經在一本期刊上看到過於飛課題組發的文章,這兩個星期左右一直在研究,只不過……”

說到這裡,姚夢娜有些不好意思地理了理頭髮:

“只不過我一直卡在模擬方法的加速收斂那部分,所以得到的數據很有限。”

“本來我是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在不依賴你指導的前提下獨立完成一個課題的研究,但是……相比於我自己的執念或者說面子,還是項目進度更重要一點。”

雖然姚夢娜當初找了很多理由來說服自己不找常浩南幫忙,但人是沒辦法欺騙自己的。

她非常清楚,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她想要證明自己能力的執念——

“哪怕比不過,也總不能被落下太遠。”

而真正讓姚夢娜決定放下這些的,則是昨天會議結束時候楊奉畑拿出來的那份通稿。

看到最後那段話的時候,她意識到自己似乎有些太狹隘了。

證明自己可以有很多種方式,也可以有很多次機會。

在眼下這個關鍵的當口,必須以大局為重。

“上週接到杜老師電話的時候,我就應該告訴你這件事情的,很抱歉。”

“不,沒關係,或者不如說,你來的正是時候。”

常浩南站起身,大步流星來到門口的姚夢娜旁邊:

“帶我去看看你的成果。”

經過這麼長一段時間的合作,他大概清楚姚夢娜在數值計算領域的能力。

既然對方表示自己卡住的部分是不知道如何進行加速收斂,說明整個模擬的思路應該是沒問題的。

如果能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完善,那麼所需要完成的工作量就小了很多。

甚至可能已經得出了什麼有用的分析結論也說不定。

二人很快來到了不遠處的另外一間機房。

“都在這個裡面了。”姚夢娜指了指仍然開著機,處在計算過程中的工作站:

“unix環境下的數值模擬我確實比較陌生,你……等會操作的時候能不能慢一點,我想看看自己的問題出在哪。”

“當然可以,不過……操作先不急,你這段時間計算出來的數據我先看看。”

常浩南說著走上前去,中止了正在進行的模擬過程,調出之前的結果分析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