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廿二 作品

第25章 從風扇葉片引發的思考

 
“別別別,我開個玩笑……”常浩南趕緊阻止。

 
“一作和通訊都掛你,如果航空系統內部的人對這個東西有興趣,他們就能聯繫到你。”杜義山把手中的稿紙整理了一下:“這樣的話,你要是想盡快把論文發出來,可以考慮咱們學校和華夏航空學會共同主主辦的《航空學報》。”

 
“只是投自己學校的期刊麼,說出去可能會給人感覺有點水,你這篇文章,要是好好潤色一下,投航空航天科學進展都沒問題,有點委屈了。”

 
航空航天科學進展,也就是progressinAerospacesciences,領域內最頂級的期刊。

 
儘管原則上只接收主編約稿的綜述類文章,但該領域資深人士投出的、具有重大開拓意義的文章也會被破格收錄,可見常浩南這篇文章在杜義山眼中的分量。

 
後者之前考慮在最後加上自己的名字也正是因為這個,否則編輯最多看一眼作者和標題就丟垃圾桶了。

 
而航空學報雖然已經有了英文版,但在這個年代還沒有被sCi收錄,檔次上確實差了一些。

 
不過對於常浩南來說,有了二十多年的經驗加上系統的指導,根本不會太在乎論文發在哪。

 
能被自己人看見就行。

 
“沒關係,我相信咱們華夏航空人的貢獻,不是在論文上面體現出來的。”常浩南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我發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為了跟自己人進行交流,航空學報在這方面已經足夠了。”

 
工程領域的中文期刊,尤其是航空學報這種頂級中文期刊,還是有業內人員會去看的。

 
如果常浩南做出來的是個數學或者物理學領域的基礎成果,那他肯定會毫不猶豫地去發sCi,因為這些領域的中文期刊恐怕連自己人都不會看……

 
“有這種態度很好。但該發表的東西,也不用刻意藏著掖著。”杜義山欣慰地笑了笑,他發現自己之前還是有些低估了面前這個本科生的覺悟:

 
“如果真有了脫密之後都不能發表的成果,那就是要寫成國防報告了,到時候可以做等效論文認定,一樣會算在你身上。”

 
常浩南沒有回答,只是笑著點了點頭。

 
相比於這些,他還是更期待論文的內容會引發什麼樣的蝴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