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三百八十九章 這就是政制院

有人向車隊投擲鮮花。

滿天花瓣飛舞。

香氣四溢。

車隊徐徐進城。

兩側樓上紅袖招展。

不知道是誰請來了汴梁名妓。

她們高唱著“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綵帶、花瓣隨風飄揚,整個汴梁城的百姓,都彷彿像是在過年過節一樣。

唯有車子裡的范仲淹略微苦笑。

他知道收復燕雲對於大宋來說意味著什麼,如果類比的話,就好像後世新時代收復了寶島一樣。

如果真有那一天,恐怕全民載歌載舞,比過年過節還要熱鬧。

所以百姓們狂歡倒也沒什麼。

只是這樣就把他放在了火上烤,頗有些燙屁股啊。

就在這坐立不安當中,車隊徐徐靠近到了皇宮方向,遠遠的已經能看到後苑的拱辰門。

眾人下了馬車,等趙駿他們簇擁過來的時候,范仲淹埋怨道:“搞得場面那麼大,這不是讓我難堪嗎?以後同僚們還怎麼看我?”

趙駿大笑道:“老範,收起你那套功高蓋主,咱們不興這個。”

“官家可不會猜忌你。”

晏殊笑了笑道。

幾個人已經走入了拱辰門,前方就是悠長的宮道。

范仲淹苦笑道:“縱使如此,同僚呢?”

雖然如今政制院已經不允許肆意誹謗同僚,打壓有功之臣。

但問題這並非打壓有功之臣的問題。

而是皇權下的原則性問題。

你功勞那麼大,必然會引起滿朝非議,哪怕朝臣們嘴上不說,可心裡還是會想。

甚至就連他的親密好友歐陽修這些人也得勸說范仲淹一番。

這是為人臣子的本分,也是五代十國曆史遺留問題,一旦將領功高蓋主,往往就是黃袍加身。

趙匡胤不就是這麼上位的?

因此為人臣子,哪怕立了那麼大功勞,首先就得保持低調。

現在這樣,實在是讓范仲淹有些不適應。

然而趙駿卻搖搖頭。

“我覺得老範你還是沒有搞清楚你自己的位置。”

趙駿走在了最前面,那一身華麗的紫袍,玉冠堂堂,腳踏雲靴,走起路來彷彿帶風。

他雙手揹負在身後,抬起頭傲然而行,輕聲說道:“我們是什麼人?”

“是政制院的宰相,大宋這個國家的掌舵者,是站在官家身後,為官家和大宋開天闢地者。”

“我們看的是未來,做的事是為全天下的黎民百姓。”

“這大宋除了萬民能夠批判我們的是非,除了青史能夠記下我們做的一切,沒有人能夠評斷我們。”

“其餘那些宵小之輩,算什麼東西?”

“我們的身後不是他們,是天下萬民,是大宋的官家,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

“一切為了中華而崛起的事情我們要去做,一切為了勝利的事情我們去踐行,一切為了百姓利益的事情我們要去幹。”

“這就是政制院,是國家的政制院,是官家的政制院,也是黎民百姓的政制院。而不是那些在背後嫉賢妒能、造謠生事之人的政制院。”

“老範,擺正好自己的心態。我們要去聽的是百姓發的牢騷,是萬千黎民的心聲,而不是他們在背後的議論。”

“做的好,百姓知道。做得差,百姓也知道。”

“聽到滿城的歡呼,那就說明你做的是對的。所以做好自己的事情,擺正好你的心態和地位,不要瞻前顧後,該你的榮譽,一分都不能少!”

這句話說完,賈昌朝等人不自覺挺起了胸膛。

一入政制院,猶如魚躍龍門。

趙禎坐於前。

身後是屬於他的天團。

這就是政制院。

執掌大宋權柄,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

趙駿的眼中永遠只有兩件事。

一是讓大宋強盛。

二是讓大宋百姓生活過得更好。

這就是政制院存在意義。

他們,又何必在意其餘人的眼光?

范仲淹一時愣住。

他想的是自己領兵在外,收復燕雲,民心皆附,朝野議論,功高蓋主。

即便不考慮滿朝文武,也要考慮一下趙禎的心情。

但現在才發現,似乎多慮了。

原來政制院已經到了這樣的一個高度。

君臣親密無間,他們的目光和眼裡只有同一件事情——讓大宋強盛,讓百姓過得更好。

至於什麼君臣猜忌,群臣議論,就讓這些東西見鬼去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