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三百二十八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

即便每年百萬噸跟後世我們年產10億噸比起來不過是個零頭,可在大宋這個時期,五年內做到全球第一,總攬超過90%的鋼鐵產量,還真就不是在胡說八道。

“唔”

眾人互相對視,這才明白什麼叫工業社會。

一旦工業化開始,那麼以前的任何數據跟工業時代比起來,那都是無數倍的差距。

“工業化時代之後,先是鋼鐵產量提升,接著就是鋼鐵應用於各行各業,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

趙駿說道:“鐵路、工廠、船廠這些都是蒸汽機和鋼鐵產業的大頭,歸根到底,工業發展離不開衣食住行這四樣,所以明年的首要任務是把鋼鐵產量提上來,同時推進全國招商引資,開辦各類工廠的事項。”

“嗯。”

大家紛紛拿紙筆記錄下來。

幾輪慶曆新政改革之後,國家的弊端也慢慢在除掉。

雖然還有一些患處,但已經好了許多。

現在的主要發展重心,確實應該放在工業革命的生產上了。

“京西南路那邊的鋼鐵廠從前年就已經在建設,去年年底正式投產,他們的意思是希望朝廷再撥些款下去,他們想自建鐵路。”

李迪說道。

“地方官府有主觀能動性是好事,這事我會派人去視察一下,如果沒什麼問題就批了。”

“好的。”

“說起來既然進入工業化之後,我們又該成立新的部門了。”

趙駿沉吟片刻,然後說道:“今年開始組建工業部和鐵道部吧,以後這樣的事情就由工業部和鐵道部對接,不然地方上什麼事情都要等政制院批示的話,那效率也太慢了點。”

以後像這樣的事情肯定會越來越多。

政制院就這麼點人手,主攻方向肯定也是國家發展戰略,不能地方上申請彙報還要他們批示,還是應該有直屬部門管轄。

“那籌備這兩個部門的建設讓老夫來吧,老夫年紀雖然大了些,但也想為國家發揮點餘熱。”

呂夷簡一點都不想放過抓權的機會。

趙駿瞥了眼就說道:“王相也是國家棟梁之才,這事就交由呂相和王相一同協辦。”

他可不想讓呂夷簡多摻沙子。

由於呂夷簡以前就管人事,大宋五十多個部門裡,他的門生故吏可不少。雖然基本上等呂老登掛了,人走茶涼這權力就少了大半。

可呂夷簡的次子呂公弼已經是河北路轉運使,三子呂公著也已經是知制誥,升遷速度很快。

老呂頭這哪是發揮餘熱,顯然是想給兒子鋪路。

“嗯。”

老呂頭只是應了一聲,也沒有反對。

現在這形勢,能拿點權就算不錯了,畢竟他的身體越來越差,誰也不知道還能活多久。

“那今天的會就先這樣,接下來讓各部籌劃一下今年他們自己的發展計劃交由政制院批示,收入是越來越高了,但還是有很多固定支出,錢還是要花在刀刃上才行。”

趙駿站起來散會。

別看去年財政收入一億,但教育部建學校,推廣教學體系。工部修河渠、修道路,還有地方上興修水利和道路建設,都要朝廷大撒幣。

再加上官員俸祿、軍隊支出,每年固定支出還是要個五六千萬貫,剩下的一半,就能用於其它投入建設了。

不過就算是這樣也挺不錯了,至少比以前大宋六分之五的財政投入到軍費裡強,剩下的六分之一由官員俸祿和其它冗費支出佔用,國家完全就沒有建設資金,徹底歇菜。

當下政制院就在新的一年做出指示,要各部門上交自己本部門今年規劃,比如教育部今年要招多少老師建多少學校,工部要修多少河渠、開闢多少道路等等。

規劃交上來沒有什麼問題之後,政制院才會讓財政部批款作為經費。

如此種種。

慶曆六年,大宋就又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