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三百二十一章 耶律宗真的憂愁

這是一舉三得的辦法。

“好。”

耶律宗真短暫思索過後,覺得沒什麼問題,便點頭答應。

“陛下,這裡還有一份公文。”

旁邊負責檢閱公文的劉六符說道:“是完顏烏古乃上報的,說石顯鼓動其餘女真部落,拒絕歸還我大遼逃人,而且他們似乎隱約還與宋國勾結。”

“竟與宋人勾結,看來出兵勢在必行了。”

耶律宗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隨後又道:“這個完顏烏古乃是何人?”

“是完顏部落的,與石顯部落有仇怨。”

“那好,封賞他,並且讓他為內應,幫我們攻打石顯部落。”

“是。”

劉六符就把事情記了下來。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個完顏烏古乃正是完顏阿骨打的爺爺。

完顏烏古乃就是憑藉著背刺同為生女真的同族石顯,得到了遼國的扶持,四處吞併其餘女真部落,漸漸壯大。

等到了完顏阿骨打的時期,完顏部落已經非常強盛,並最終誓師伐遼,建立金國,成為金太祖。

“報!”

就在這個時候,外面忽然有侍從進來道:“陛下,外面有我們在宋國的內應急報。”

“立即傳進來。”

“是。”

侍從出去喚人。

過了片刻,一名內應迅速進入,向耶律宗真行禮。

此人是遼國安插在大宋涿州的探子。

自宋真宗時期,宋人發現遼國喬裝打扮成乞丐的探子內應後,遼國就建立了更完善的間諜網絡。

當時內應暴露主要是沒有“公驗”。

宋國有相對健全的戶籍資料,出門必須有“公驗”。

這玩意兒在明朝叫路引,在後世叫做身份證。

如果一個人長途跋涉出遠門,哪怕是乞丐沒有“公驗”也會被抓起來。

所以遼國之後建立的間諜網絡就是一環扣一環,層層傳遞。比如汴梁的探子把消息傳到封丘,封丘傳到滑州,滑州傳到大名之類。

這樣做的好處是距離近,內應就不需要出太遠的門,減少出門在外因沒有身份證而容易暴露的風險。

壞處則是消息傳遞速度比較慢,有的時候可能要一個月才能把消息傳回去。

這次就是這樣。

內應傳回來的消息就是大宋朝廷的遠洋船隊回來,帶回很多金銀珠寶的事情,並且還有宋國開始在東郊修建奇特道路的事情。

但這已經是上個月的事了,由此可見因為宋真宗時期抓了不少遼國間諜,對遼國的間諜網絡造成多大的影響。

耶律宗真聽完了從涿州跑回來的內應彙報,臉色就愈發沉重。

大宋國力又一次得到提升了。

“相父。”

等內應走後,耶律宗真看向張儉道:“宋國遠洋海外,帶回金銀無數,這樣下去,我們只會與宋國差距越來越大,我們是不是也組建船隊,出海尋寶?”

“這”

張儉一時遲疑,組建遠洋船隊?

遼國航海技術能否去那麼遙遠,遠洋船隻技術能否讓船隻走那麼遠,是否有完整地圖,都是個未知數。

這能組建嗎?

而且需要的資金也不計其數,現在遼國國力確實增長不少,可本身大部分財力都像以前的大宋一樣,投資在火器和軍隊裡。

現在又搞船隊的話,遼國經得起這樣的花銷?

所以他猶豫片刻,還是勸道:“陛下,臣聽聞上一次宋國出海,花費就已經超過百萬貫,這次只會比上次多,不會比上次少。並且他們出海一次就數年之久,海上困難重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船毀人亡,讓錢打了水漂,這事還是要慎重。”

“難道眼睜睜地看著我大遼與宋國的國力越拉越大嗎?”

耶律宗真也很是氣惱。

人家大宋一次出海就能帶回來不計其數的金銀珠寶,據說價值數千萬貫,而如今遼國一年收入都不到一千萬貫,這樣下去還怎麼得了?

張儉思索片刻,就說道:“要不還是先想辦法從宋國招募船隊工匠和水手,再看能不能拿到他們遠航的輿圖,否則即便是組建了船隊,無人領航,沒有輿圖,最後恐怕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唉”

耶律宗真長嘆了一口氣,目光憂愁地看向宮外,說道:“那就先如此吧。”

說著他緩緩從書桌後站起身,走到殿門口,雙手揹負在身後,遙望著遠方天際,目光哀愁不已:“我大遼這樣下去,如何是好啊!”

與大宋的差距越來越大,在喪失了騎兵優勢之後,遼國,最後也只是淪為宋國周邊的一個普通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