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九十三章 第一個八年計劃

不過這裡面深層次的計劃趙駿並沒有說,只是聊了表面計劃,也就是大基建。

而大基建是為了從地主手裡搶人,然後把土地回收這個想法,他打算隱藏起來,當作隱藏任務來完成,不能明面上告知大家。

否則傳出去,地主們都知道了朝廷的陰險計謀,那自然會想方設法規避,反而不太好。

“嗯,這錢太多了也不是好事,必須要花出去才行。”

這一點大家都同意。

最近幾年大宋的財政收入總體來說是下降趨勢。

因為從慶曆二年開始,全國大減負,不管是商業稅還是農業稅,收上來都少了很多。

但隨著貿易展開之後,稅收也逐年上漲,如今也漲到了八千多萬貫。

且隨著貿易吞吐量提高,這個數字在未來兩三年內突破一億貫是遲早的事情。

聽上去是件好事。

然而去年大宋軍隊改制,范仲淹又主持了對冗費的清理,每年光軍費就省下了兩千多萬貫。

冗費那邊主要是趙禎宮廷支出,以前廣東、福建一文錢可以買兩隻大閘蟹,但趙禎的宮廷預算裡,卻是一千文一隻。

雖然有運費的考慮,成本會提高,但這誇張到兩千倍也非常不合理。

最後被范仲淹從皇宮裡揪出不少鉅貪,甚至還牽連到了王守忠頭上,只是王守忠畢竟忠心耿耿,貪點就貪點,被趙禎給保了下來。

所以改革之後,光去年一下子國庫就剩了四千多萬貫,加上以前的堆積,還有目前鋼鐵、紡織、海運貿易等國有企業每年向趙禎內帑的利潤,國庫加上趙禎內帑,還有接近兩億貫錢。

當然不全都是銅錢,什麼金銀珠寶,古董字畫,名貴珍稀樣樣都有。

但即便只算銅錢,一億來貫還是有的。

這麼多錢扔在國庫裡只會爛掉,發揮不出它們應有的價值。

後世的國家財政觀念裡,最健康的財政支出,是每年最好有一定比例的財政赤字,否則消費不足,產能過剩,導致通貨緊縮來襲,經濟持續下降,陷入惡性循環。

因此錢太多其實還是一件壞事。

這一點道理趙駿已經跟眾人說過,聽到趙駿要大量花錢,他們也沒什麼反對意見。

見大家都同意,趙禎就點點頭道:“嗯,那好,今年就搞大基建。”

“除了大基建以外,地主富戶們的稅收也該提一提了,這些人賺了錢就存起來,或者大量買土地,只會對國家造成危害。”

趙駿建議道:“應該提高他們的稅收比例,並且加大土地買賣交易稅,要讓他們把錢都花出去,否則大家都存著錢不花,國家就會通貨緊縮,再搞生產力建設也沒用。”

“那就提一提。”

趙禎絲毫沒有意見,甚至躍躍欲試道:“提到以前的比例怎麼樣?”

“不愧是祖孫,老哥你比我狠啊。”

趙駿感嘆。

要是在明朝,提起收地主富戶的稅,上到皇帝下到群臣,那都得吵翻天。

但在宋朝不會。

因為宋朝向來都很公平——管你是富戶地主還是貧民百姓,朝廷必須把你們的口袋掏空。

那刮地三尺的稅收別說百姓了,地主富戶都扛不住。

所以提稅在皇帝和大臣面前幾乎沒什麼阻力,反正他們以前就是這麼做的。

“還有什麼計劃嗎?”

趙禎又問。

他沒有在意大基建和提高稅收的深層次問題,這種事情可不是想想就能想到,而是需要細緻分析,趙駿不分析,他們誰都不會考慮到後果。

“那自然是為將來佈局,橡膠和金雞納樹只能種植在熱帶和亞熱帶,東南亞就是最好的地方。”

趙駿說道:“我認為可以攻打越南了,把李越朝消滅掉,我們把河內平原給霸佔了,在那裡組織農業生產,將來橡膠和金雞納樹在越南、廣西、廣東、海南等地生根發芽,才能為我們提供資源。”

“為什麼一定要打越南?”

“因為我們必須佔據越南,輻射整個東南亞。大宋的戰略應該是先控制住東南亞,積極圖發展,把海洋貿易做到中東、非洲和歐洲去,而航線的重要程度不用我再解釋了吧。”

“好!”

趙禎拍案道:“朕早就看不慣李朝狼子野心了,大宋,發兵攻打越南吧。”

“明白!”

趙駿拱拱手,笑了起來。

這次兩個要求,基本上都滿足了,也沒什麼阻力,新的改革,八年計劃,也要開始了。

感冒發燒,我自己都覺得神志不清,不知道自己在寫些什麼東西了,不過接下來就又是新的改革和打仗了,已經吃了藥,希望這兩天恢復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