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六十二章 先恢復,再談發展

現在如果商品賣不出去,就可以暫時囤積,等市場行情變好的時候再賣,從而避免破產。

而省下來的兩千貫,就成為了週轉資金。

並且在遞進制的情況下,放寬了對小額貿易的稅收,比如說你做個幾貫錢的小本買賣,稅收就可能非常少。

如果你做個十萬貫的大買賣,利潤達到了八萬貫,那麼可能其中四萬貫得用於交稅。

屬於抓大放小,既防止資本剝削,又能促進小額貿易的蓬勃發展。

唯一的弊端還是偷稅漏稅。

所以趙駿才要組建稅軍,反正大宋真就是不缺人,不缺官,也不缺士兵。

徭役可以安排地方廂軍和禁軍去做,稅軍也可以這樣,還能解決大量士兵每天無所事事,光躺在軍營領俸祿的問題。

“這樣說的話,以後稅收還是會越來越多?”

趙禎問道。

“是的。”

趙駿點點頭:“現在只是先下良藥,讓大宋這個病人的身體慢慢好轉,等恢復健康之後,才能下猛藥。而在下猛藥之前,首先就是要勉力維持日益減少的財政收入,開源節流,這就是為什麼我廣開外貿的意義。”

“現在還處於開源階段,節流怎麼辦?”

趙禎又問。

趙駿看向老範,老範沉聲道:“等國家好轉,地方民生稍微恢復一些,就能正式著手三冗以及土地兼併之事了。”

“為了三冗和土地兼併,我得先擊敗西夏遼國,再廣開外貿,讓rB白銀大量流入,還得先整頓吏治,然後恢復民生治理,輕徭役減賦稅,給商人減負,再把天下吏員納入公務員體系。”

趙駿長嘆一聲道:“就為了解決大宋這個救命的毒藥,我得先用別的藥吊住大宋的這口氣,經過多年的治理,最後才能拔除毒瘤,你們說,我容易嗎?”

這聲嘆息真就是發自肺腑。

因為不管是第一階段的吏治改革,還是第二階段的全面改革,核心思想就一個。

先恢復,再談發展。

吏治整頓官場,提高行政效率。

第二階段全面改革,在犧牲朝廷大量賦稅的情況下,促進農業、商業以及地方事務發展,讓百姓能活下去,讓商人能活下去,讓地方官府有所作為。

特別是審計局已經開始全國丈量土地,清查隱戶隱產。

在朝廷答應給地主們降低賦稅的情況下,地方就能夠清查出大量的多餘土地。

等到將來就可以全面實施,如加耗歸公、攤丁入畝、統一賦役、計畝徵銀、提高大地主和富人階級稅率等等政策。

從而將混亂的農業稅制大幅度改善,又能減輕底層百姓的負擔,緩解土地兼併的情況。

接著就是步步降低官員津貼,收入主要來源以月俸工資和績效工資為主,並且嚴格控制官員數量,對不合格的官員堅決予以淘汰,從而緩解冗官支出。

之後就是控制朝廷經費花銷,防止公款浪費,減少冗費支出。

最後一個才是大頭。

那就是冗軍。

軍隊大改革,裁減老弱,嚴查吃空餉,喝兵血。

以後軍隊俸祿不再由兵部和軍隊將領發放,而是直接由國庫發放,讓每一分錢都要流入士兵的口袋,而不是貪得無厭的將門手中。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都只是溫和的改良。

甚至第二階段還得犧牲朝廷自身的利益,讓本來稍微有點起色的國庫可能沒過兩年就要見底。

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光從地方吸血,只會造成中央強而地方弱。

到時候百姓揭竿起義,宋朝朝廷是有錢有糧鎮壓起義,但國家虛弱貧困也是事實。

如此惡性循環,越鎮壓就越要吸地方血,越吸血越要起義,如此反覆下去,就算沒有外敵入侵,宋朝滅亡也是遲早的事情。

而到了第三階段,這才是真正的大改革。

遇到的阻力,就難以想象。

如果沒有處理好的話,稍有不慎,就是整個國家滅亡!

本書採納的觀點,政策,都來源於真實歷史當中的較為成功的改革,如張居正改革,雍正改革,我軍早期在根據地改革,我國初期改革等等,至於槓精可能會提到國情不同,明清和我國初期與宋朝不一樣,我也已經考慮到過,並且都稍微進行過修改,符合大宋國情。所以如果有人覺得有問題,那請去質疑張居正,質疑雍正,質疑.槓精退散,退散,退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