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章 故里已經成為過去

這情況其實放在後世任何一個華夏對外貿易碼頭,都只能算是不值一提的小場面。

可是在千年前的大宋,不管同時期的任何一個帝國,都從未有過如此多的外國船隻蜂擁而來,只為帶走這個國家的茶葉、瓷器、絲綢、香料等特產。

趙駿問過了地方官吏,詢問他們是否有過與東南亞國家的接觸,有沒有主動派遣船隻去調查一下他們那邊的情況。

結果得到的答覆居然是“蕞爾小邦,無需遣使。”“只有國外朝見大宋的份,還從未有大宋遣使者去其它國家的份遼國除外。”

聽到這類傲慢的話,趙駿無語。

要不是調查得知,說出這句話的廣南東路轉運使範師道為人操守嚴正,是個難得的清廉官員,他真想敲著對方的腦袋問他,以大宋這武力,憑什麼如此倨傲自上。

最後趙駿吩咐他,今年必須組建船隊,下南洋四處考察。

另外就是南洋糧食產量豐富,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希望他能夠想辦法從東南亞進口糧食,以緩解國內糧食壓力。

其實宋朝糧食也不是沒進口,比如北方和吐蕃、西夏、遼國互市,就經常購買對方的牛羊等牲畜。並且宋真宗時期,由於南方受災,就從越朝進口過糧食救濟災民。

占城稻也是那個時候傳入華夏。

只不過進口糧食實在是太麻煩,成本非常高。從廣州通過靈渠運到湖南,再從湖南走湘江進入長江,最後再走運河送到汴梁去,估計都大半年過去了。

所以除了南方出現災禍,從北方運糧過來不便,這才從南洋進口糧食近距離解決問題以外,宋朝並不對外進口商品。

這一點也是為什麼自唐宋明清時期,對外貿易如此發達,基本上都是貿易順差,大量白銀流入,卻很少有華夏政權從外面進口商品,出現貿易逆差的情況。

清朝鴉片戰爭打響,就是因為英國即便工業化了,居然都沒有競爭過清朝本土製造業,一個工業國對農業國貿易,居然還是逆差。

英國需要大量進口清朝的瓷器、茶葉和絲綢,他們的羊毛、呢絨完全賣不進來。

那所謂的日不落帝國惱羞成怒之下,才用洋槍大炮,通過輸出鴉片來解決這個問題,也屬實是卑劣下作。

現在趙駿讓廣東路進口南洋糧食,本意就在於雖然進口成本昂貴,可他知道今年就要開戰,糧價會大漲,到時候即便成本高昂,也比不過國內暴漲的糧價。

因此到時候是可以利用進口糧食進行糧價平抑,至少也要比突然通貨膨脹要強得多。

除了巡視了廣東的港口情況以外,趙駿還去看了棉花種植情況。

去年政制院就已經下令讓廣州這邊大量種植棉花,如今談不上全面推廣,但地方各縣都有政治任務,棉花也算是在大宋開始生根發芽。

只是從視察的情況來看,這身毒棉花產量還是不如後世新疆棉花,畢竟新疆棉花都是優良培育,產量質量自然很好。

而古代棉花沒有經過科學培育,產量是後世的一半就算不錯了,肯定做不到像後世那樣優良。

趙駿認真在廣州待了兩個多月,期間也處理過一些案子,有些是被流放嶺南的人喊冤,有些是地方官吏出了問題,還有些則是外國人與漢人之間的爭執。

他把所見所聞都記錄下來,也把對廣州地方的治理和安排寫了報告送回朝廷,直到寶元元年三月,他才離開廣州,前往廣西。

到了六月份,他又回到湖南,繼續踏上他的巡視之旅。

而在這個時候,西北的戰事也愈演愈烈,一次特殊的意外情況,讓雙方劍拔弩張,隱隱有了大戰開始的前兆。

我自己也知道這兩章稍微水一點,主要還是主角心境的變化,讓他對大宋更有歸屬感,之後基本上就是全新開始,主角巡視結束,宋夏戰爭打響,然後就是全面推動改革了,算是全書高潮,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