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糖先生 作品

第六一七章 英國的危機就是其他國家的機會

  而美國武官杜魯門少校和他的助手對德國的對內對外政策特別是軍事政策表示出特別的理解表示他們完全同意在萊茵蘭的行動,並以此向帕彭海姆表示祝賀,但是他對其他列強可能採取的行動表示擔憂,所以願意擔任調解人。

  德國人敏銳的發現,杜魯門是在傳達美國大使多德的意見,這場行動對多德的觸動並不大。

  美國人的步子邁的比中國邁的還大,中國政府此時正與法國就印度支那問題接觸,所以並沒有向德國政府表示支持,

  中國駐德武官桂永清和英國武官立場一樣,表示避免危機進一步擴大化是當務之急,但在私下裡桂永清表示考慮萊茵蘭歷史和當地居民情感,德國政府這一行動可以諒解,而且他也願意充當調解人。

  至於那些將法國當做歐陸霸主的小國的態度反而最堅決,他們認為法國不應該也不能容忍德國佔領萊茵蘭,法國要選擇戰鬥。

  比利時武官施密特十分激動,在會面時表示西方強國不會容忍德國的行動,這損害了比利時的生存利益,他幾乎以赤裸裸的恫嚇結束了會談。

  首發&:塔>-讀小說

  英國人最終“拯救了”希特勒,英國武官告訴德國他們應當要做出一個“和解的姿態”好讓法國在全世界面前保住他們的“面子”

  美國也建議德國這樣做,這也是在事件發生後美國唯一一次表露出強硬態度,“德國必須保住法國‘面子’。”

  但這樣的強硬毫無用處,希特勒也沒有讓步,他聲稱這是給西方強國的“鎮靜藥”而且中國馬上會讓他們不那麼強硬。

  不過他還是一次國會演講中欺騙性的要求法比兩國與德國締結一個長達25年的互不侵犯條約,到這裡德國人已經勝利了,他們的冒險成功了。

  而德國的這場冒險也讓中國針對菲律賓的行動減輕了許多的壓力,雖然德國發動萊茵蘭行動的時間比預計的要晚,直到三月二十六日才開始,但是這對中國的影響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