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難唸的經

  哪怕趙奉也覺得沈棠很好,對方身上有著一股少年衝勁兒,更有吳賢早就拋棄的俠義之氣,但沈棠明面上的條件擱在聯軍不算頂尖。明明盟主黃烈更容易博得友人青睞。

  只因為沈君身上可能存在國璽?

  文士小嚐一口茶水,似享受般微眯雙眼,掩蓋住眼底流淌的深色:“不可說。”

  趙奉嗤了一聲:“又賣關子。”

  對於老友想另尋出路,趙奉還是很支持的,也不忍心看著他浪費光陰,埋沒才能。自家主公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對老友不是很喜歡,自然也就談不上重用二字,只是給了個不起眼的閒散位置。秦禮幾次推薦,吳賢也只是嘴上應下,卻遲遲不見有所行動。

  一來二去,秦禮也知道吳賢是故意了,文士脾性也幹不出熱臉貼冷屁股的事兒,於是原地擺爛。趙奉對此頗為可惜,但沒轍。

  文士不言語,只是眼角似有笑紋。

  他主動挑起另一個話題。

  “咱來之前,見到大公子了。”

  “大公子?”

  二人口中的“大公子”自然就是吳賢的嫡長子。吳賢是在正室夫人連續生下兩個兒子之後,才允許其他側室有孩子。本意是杜絕嫡庶相爭,誰知道兩個嫡子就鬧騰不止。wΑp.kanshu伍.net

  文士道:“他似乎想來找你。”

  只是在原地徘徊了許久也沒有來。

  趙奉忍不住攢眉,本就嚴肅的臉看著更加板正,半晌才道:“可知大公子來意?”

  文士隨口道:“不知道,但不用問也知道,定是來找你拿主意,跟你拉拉近乎。”

  趙奉聞言腦仁兒都大。

  這個世道的人,成家立業都早。

  吳賢尚在強盛之年,兩個嫡子就老大不小了。二人雖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但脾性天差地別。年長的性格偏內斂,不太愛吭聲,年少的活脫脫就是少時的吳賢翻版。

  次子在修煉方面有些天賦,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很能吃苦,又喜歡學那些遊俠做派,仗劍行俠,樂善好施,接濟苦難。他跟身邊的人,不論貴賤都能輕輕鬆鬆打成一團。某一次聽說某地有匪患擾民,一人提劍,招呼幾個友人就直奔老巢,為民除害。

  最後提著匪首的腦袋和一身的傷回來,吳賢聽聞此事,不僅沒有大怒,反而哈哈大笑,跟身邊的人戲言此子有他少時之風。

  反觀長子就沒這麼出色了。

  他在文道沒什麼悟性,無法修煉文氣,體質偏弱,修煉多年也只是堪堪凝聚武膽。在他兄弟能殺得惡匪哭爹喊孃的年紀,他才是二等上造。論實力,連比他年紀小的庶子都打不過。性格方面也不出彩,除了佔個長子名分,哪兒哪兒都比不上他的親弟弟。

  長子反應也有些慢。

  待他意識到身邊人都喜歡弟弟而對他不滿的時候,他弟弟已經成了團寵。天海派系大多都是吳賢少時就聚攏過來的,看著二公子就像是看到主公年少的時候,自然偏愛。

  在大多人都看好二公子的時候,趙奉幾個倒是更加看好大公子。沒旁的原因,只是很樸素的想法,庶民奮鬥一輩子的家業都給大兒子。趙奉出身底層,見到的都是如此,自然他的選擇也如此。哪怕其他兒子更會討人喜歡,但不遵守規則容易引兄弟不和。

  只是秦禮他們不喜歡介入主公的家事,不曾站隊。趙奉也知道其中利害,可他不太好避開,因為他名義上是大公子教授武學的老師。學生親近老師,天經地義的事情。

  想到這個便宜徒弟,趙奉也是心疼。

  他曾暗示大公子不要在意外界的風聲和態度,他佔著嫡又佔著長,具備禮法優勢,慌什麼慌?至於吳賢偏愛次子,哪個父母不喜歡像自己的孩子?偏心一些也是正常。

  可這孩子不知道哪根筋不對,根本聽不進趙奉的話,反而日漸嫉妒親弟弟,隨著年紀漸長,也多了些小動作。這些小動作擱在大公子看來很隱蔽,但在吳賢看來卻是透明的。他希望兒子們能兄友弟恭,互相團結互助。大兒子的行為,稱得上“氣量狹小”。

  如此這般,自然更加不喜歡。